文学|记忆里的蛙声
作者:赵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5-07 09:25:06居室简陋,可喜的是不临闹市,小区边有林木、有水塘,这对于都市人来说,能假装面对田野,回归自然,稍微安静一会儿。春夏之夜,树影婆娑,凉风习习,伏案窗前或拥被高眠,备感惬意。推窗望去,水塘波光粼粼,蛙跳鱼跃之声隐约可闻。偶有某只青蛙突然“呱呱”大叫,引来一片唱和,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是所谓“蛙鼓”。不觉喧嚣,反而平添不少应该属于大自然的情调:静谧、温馨、清凉可人。
读诗,读到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范成大的“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都在书写青蛙和农业丰收有关。中学时生物老师给我们说,青蛙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只虫子,一年可消灭害虫多达上万只。那时就喜欢上了青蛙,以至于读格林童话,青蛙王子也是那么英俊令人向往。
蛙声是儿时的记忆,当看到水沟里的小蝌蚪,我就知道春天来了;当蝌蚪长了四条腿,正是人间最美四月天;等青蛙们开始在水田里为了求偶大合唱时,夏至将至。那些有蛙声的夏夜,外婆摇着大蒲扇把我抱上膝,教我数星星、捉萤火虫。记得常听的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以至于稚气的我要立即抬头看月亮,看她是不是在月宫里。还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找呀找,当终于听到小蝌蚪们在池塘边遇到了一只绿青蛙,它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唱歌,小蝌蚪们小心翼翼地询问青蛙是否就是它们的妈妈,青蛙确认了的时候,我心里也像小蝌蚪一样高兴。
有蛙声的梦五彩缤纷。忙碌纷繁抛在一边,儿时记忆清晰重现,蛙声越响,秋天收成越好,蛙声里有着农人对五谷丰登的期盼。所以大家都爱听取蛙声,那是一种和谐动听的合奏,一曲激越高亢的歌唱,给大自然以美,给人们以收获。
然而,这两年有点不同,初春的脚步悄然走远,但夜晚在窗前爬格子的我却很少听到蛙声。无论白天黑夜,空气中都弥漫着厚重的灰尘味,耳朵里都灌满机器的碎石声和搅泥声。小区旁边在开发新楼,土地被征用,农户早已搬迁,水田和鱼塘也早已被填平。
我念中学时,生物老师给我们讲述某河边有漂亮的“桃花水母”,而前几天小侄儿一脸懊丧地告诉我,他们生物小组去那条河边观察青蛙,结果河水污浊,连癞蛤蟆都没见到几只。我曾给他讲过的蝌蚪青蛙如织的往事,一去不复返。
我只好安慰他,说会有的,明年我们到更远更清的水边去寻找。然而我又担心,后年会不会又去寻觅更远更清的水呢?怀念蛙声,既怀念那动听的合唱又怀念那宁静温馨的居住氛围。不只是为了做个好梦,是为了回忆童年,我怀念外婆,怀念她的怀抱,那些记忆里的蛙声,那20世纪80年代家乡饱含着浓郁泥土气息的交响曲,再也不见。
编辑: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