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徐成文专栏|母亲不懂母亲节

作者:徐成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5-14 21:07:06


“母亲节”这个词语,闯进我火热的生活时,我已成人夫为人父,将小小的巢安置在大大的城里。

那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我睁大明亮的眼睛,在繁华的都市浏览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像夏风一样清爽可人的美景美人,惬意不已。“先生,给母亲买束康乃馨吧,今天是母亲节!”母亲节?我那还在黄土里似骆驼弯腰劳作的母亲,她也有专属的节日!

我逃离繁华,着上一套陈旧的服饰,挤在开往老家的中巴车里。崎岖的山间公路上,穿窗而逝的是黄澄澄的麦田和弓身在水田里插秧的农民。我知道,这个时节的农村,有一个叫“双抢”的词语,最为流行。

我要回家给母亲过母亲节!我手里捧着蓝色的康乃馨,母亲喜欢蓝色。中巴车在颠簸,我手里的康乃馨却丝毫无损,仍旧美丽着,在枯闷的车辆里释放着夏初的芬芳。

“妈,今天是母亲节,我回来给你过节呢!”母亲在那片宽阔的麦地里,低头割麦。她的身形太矮小,就算那些长势劣质的麦梗,也傲居母亲之上。“什么节不节啊,除了过年我什么节也不过,更不懂什么母亲节!”母亲没有停下手里的农活,她的语气不浓不淡,我尴尬地立在麦地。挑麦往返于麦地与家之间的父亲靠近我,他接过康乃馨,用粗大的鼻孔嗅嗅,“你这个老婆子,儿子从城里赶回来给你过节,你还不识抬举。这个花我给你拿着。”父亲朝母亲一顿“批评教育”。

太阳早已抵达中天,炙烤着麦地。我卷起裤管,加入到抢收麦子的火热劳动中。

母亲为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她说,过不过节不重要,只要你们时时记得在老家还有父母就行。我如小鸡啄米答应母亲,以后只要有空就回家看看,不带那些包装讲究的礼物,只带一颗孝心。

离别时,母亲把那束康乃馨送我,让我带回城里,继续绽放,继续芬芳。母亲不懂母亲节,但她懂得生活要鲜美而温馨!

几年后,父亲离世,母亲以一步三回头的不舍,与故土作别,住进了与我一街之隔的敬老院。敬老院里的母亲,用相亲相爱的情感,和那些安享晚年的老伙伴,展望着红彤彤的夕阳。

又一个母亲节来临,我特地把母亲请进敬老院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饭过节。母亲只剩下几颗大牙。我点了母亲最爱的粉蒸肉。我们母子俩在小饭馆里,一口饭菜和着一口陈谷子烂芝麻的往事,亲情在一张方桌上徐徐铺开。我们的餐桌临窗而立,街上流动的风景扑眼而来,母亲虽在城里生活多日,但她的世界依然稀奇不断。

“今天什么日子啊,怎么街上有人卖花?”对面商场门口,几个卖花的商贩在不停地吆喝。

“母亲节啊,我专门来请你下馆子啊。我给您买束花吧。”我把筷子在餐盘上一搁,打算起身外出。母亲的脸拉了下来,立马给我一顿训斥,说花那个冤枉钱不如买点好吃的。我知道,母亲历经过贫寒与饥饿,只有吃到嘴里的才实在。

“这个粉蒸肉真好吃——”母亲对我的点菜大加赞誉。母亲说,与她同室的吴婆婆,无儿无女,是村干部把她安排到敬老院的。今天过母亲节,我们有孩子的都被接出来吃饭,而吴婆婆只能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去对面超市买点营养品给她,她身子骨差得很。”母亲的请求我立即答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让我这个与吴婆婆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为她过一个“母亲节”吧。

我一手扶着母亲,一手提着送给吴婆婆的礼物,跨越人行天桥,跨越人与人之间那个因为血缘而阻隔的真情。吴婆婆接过礼物,浑浊的眼泪顿时晶莹透亮,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

母亲不懂母亲节,但她却懂得给予身边的人同情与关爱。

undefined

编辑:王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