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小朋友的哭与笑
作者:周丁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5-22 15:58:05任何人都不能目睹自己的幼年与童年,那些属于自己的稚嫩的时光,只能弥散在悠远的回忆之中。然而,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的身上看到一些自己幼时的美好的折射,并因此产生一些感慨与启示。
我的外孙已经一岁多了。自他出生后,我一直称他为小朋友。
他出生时虽然我并不在现场,但我知道,那时,他肯定与所有人出生时一样,用响亮的啼哭,第一次在天地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于每一个刚出世的人来说,哭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那时的哭,是一种呼吸的转换,是“我来了”的宣言,也是为今后的笑打下的伏笔。人是先哭后笑的,没有出生时的哭,生命就无法在人世间舒展开去。
我的小朋友出生后一直随我们生活,于是,我充分地领略了他这时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哭与笑。
小朋友的哭是一种天生的表达能力,也是婴儿向成人发出的最重要的表意信号。肚子饿了会哭,哪里痛了、不舒服了会哭,打针时会哭,一岁以后,要什么东西不得会哭,父母出门没带上他也会哭……据我的观察,小朋友的哭分两种,一种是有泪的,属于真哭,是从生命底层生发出来的声音;一种是没有泪的,但开始带着一些肤浅的意识,有声无泪,我称之为“哭闹”。无论是真哭还是假哭,小朋友的哭皆毫无顾忌,没有成人的悲伤与沉痛,只有单纯的宣泄与诉求。记得过去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笑比哭好》,对成人来说也许是这样,但人在婴幼时,表达能力有限,会哭比会笑更重要。
大约在他出生两个月后,在含着奶瓶吸奶时,在睡梦中,在大人轻轻地抚摸时、逗引时,他的脸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笑意。那笑意似有似无,一派天然、无比美好。如晴空中疏朗的流云在流动,如春夜里的星光在闪闪烁烁,如小树在微风中惬意的轻摇。我记得他第一次对我笑,是在我摸他的脸颊时候,他眯着眼,脸上笑意明朗,非常美丽,非常治愈,看上去令我的内心极其舒服,极其熨帖。面对小朋友的笑,我觉得这笑是我在生命的传承的过程中获得的一件最美丽的礼物,因为这礼物,我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都说“隔代亲”,我想这是因为人进入暮年后,面对自己孩子的孩子,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会更加深长。于是,在日常的起居之中,观看小朋友的笑容,于我,如凝神望初升的旭日,如投石观美丽的波纹,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美事。
在长到四五个月后,小朋友的笑开始出声。这时他的笑,已经开始有了些主观意识,那声音或嘤嘤、或咯咯、或嘻嘻、或嘿嘿,虽稚嫩却一派天然,生动而美妙,如山涧之中小溪的潺潺,如林间欢快的鸟鸣,如一阵细雨在枝叶上弹奏出的音符。我想,这大约是人生中最纯净、最甜美、最动人的笑。这笑,是生命中最初开放的花朵,也是大自然的真、善、美,通过小朋友稚嫩的脸庞最真切的呈现。因此,我有时会在烦闷时或者寂寞时,用小朋友的笑容与笑声来抚慰自己。
哭与笑是来自人类生命深处最基本、最生动、最直观的表达,没有谁不曾哭过、笑过。人终其一生,是在对哭与笑的穿越中度过的。为此,我祝愿我亲爱的小朋友,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童真常在,哭得真诚,笑得开心,同时,也暗自以此来提醒自己。
编辑:周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