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那如水如酒如诗的周庄(上)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5-28 08:57:07

引言: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深情地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一次次触摸历史,一回回寻访传统。总书记多次风尘仆仆,赴全国各地考察调研古城老宅和传统街区,就历史文脉的守护与传承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说,“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北京长城、山西平遥、福州三坊七巷、常德河街、江苏周庄等许多地方的古建筑、老街区、名村镇正从活下去、活起来到火起来,在保护利用中演绎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走出了新时代“诗和远方”的特色之路,并延展到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周庄,低低的、浅浅的一声喃喃,恰如风吹柳花,唇齿间便染了些吴言侬语的一抹芳香。

到周庄去呵!远远的呼唤令人柔肠百转。于是,轻叹里含了期待,眼前心中鼓荡起南湖烟水,蚬江渔唱。

都说周庄是一泓碧水,需要悠悠地品;都说周庄是一杯醇酒,需要慢慢地酌;都说周庄是一首古诗,需要轻轻地吟。

还真是,一到周庄,你只管任衣带般绕来绕去的水流牵着思绪,只管让隽远醇厚飘来飘去的酒香钻进衣袖,只管令老街曲巷游来游去的诗情扑入胸怀——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哪怕你一直相跟着没有停步,也没有闲暇落座。就这样走着,逛着,看着,聊着,相遇只是一瞥,相逢只是一笑。这一瞥一笑,也能咀嚼出绝版水乡、陈年佳酿、古典诗词的情味,隽远、无限、悠长。

周庄如水

倍道兼行,布帆无恙。忽地就从都市的现在,走进了过去的周庄。

周庄,春秋时叫摇城,隋唐称贞丰里,方圆不大,却贴近运河、长江和黄浦江。从水路出发,可以毫无阻碍地借运河而通南北,由长江而达东西。

四面环水,原汁原味保留了江南水乡面貌的周庄,无论从哪方面看,从哪方面说,都是水做的。

水做的周庄湿漉漉、水汪汪,像一片荷叶,遗世独立,在水中央;四条寂然涌动的河流,则似血管里悄无声息的血液,缠绕丰润着周庄。

每条粼粼淙淙的水旁,都有上百幢古宅院落,几十座砖雕门楼静在那里,以天长地久般的诚信,相守着,风雨数朝,不动声色,守住深远的秘密,也守下古老的幽怨。

迷蒙柔婉的水色,是周庄的灵魂。水做成的周庄也恰恰因了水的屏障,才养在深闺,如风荷一叶,风韵如初。肖甸湖、天花荡、大师淀等水网相连,河港交叉。亘古围拥的湖荡,天然地隔开900年间的兵燹、战火,隔开尘俗,隔开喧嚣,隔出了这一片净土静土,隔出了这一方古庄故庄。这是做成了周庄的水护佑了如水的周庄。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无论是西方以往的古希腊罗马式、哥特式,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天人合一经典,抑或以后中外相继出现的简洁、前卫、生态、仿生派别,都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一个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娴静如典雅素朴的妇人,周庄粉墙黛瓦,悄悄地经久耐世,匍匐在淀山湖平原,写就了一段水波里的历史,也封存了一份前人创造的厚重文物遗产。现在,历经沧桑的周庄建筑,已然在岁月的烟尘中凝成了一座座完整的明清古镇标本。

因水而生、滨水而兴。水涵养了周庄,更赋予了周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貌。逛古街,进老宅,访迷楼。今天的人们摩肩接踵,其实就是在深情回首凝结着周庄前人智慧的座座纪念碑,就是在由衷感受老一辈近千年或铿锵或蹒跚的声声脚步,就是在不经意间领悟砌嵌飞檐、雕栏画栋里的丰富文化。

眼前水做成的周庄,家家临河,户户瞰波;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当你悠闲地走过一座桥,有一个参观券标明的去处,便是张厅,也叫玉燕堂。这里墙上灯龛,柱下楠墩,完全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很得史家建筑家看重看好。

张厅最具意蕴的独特景致,是“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行”:在灰暗深长的备弄尽头,有一条窄窄的小河在下面汩汩穿过。想想那年那月那时,几多少女少妇,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该有多少思随流水去茫茫、深居简出的寂寥和私怨啊。如今人去宅空,潺潺流水却日夜东流无歇时。

庄中多水,水上多桥。周庄活脱脱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井字型的四条河上,一共架有14座桥。一条南北市河从张厅出来照直流,横向又款款来了一条支流银子浜。于是两条河流交汇处,就有了相依相偎的世德和永安这两座奇异双桥。

双桥建于明代。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联袂而筑,显得情意绵绵。由于两座桥桥身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当地人又称为“钥匙桥”。这把天地间的大钥匙,果然在悠悠几百年后开启了国际友谊的大门。

40年前,说周庄“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美的”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故乡的回忆》油画。美国西方石油董事长哈默重金购下这幅油画,在他1984年11月访华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就是这段佳话推波助澜,使得水镇周庄从此日复一日闻名遐迩。

当年同行的上海朋友,曾绘声绘色讲叙了与周庄的桥相关的两个逸事掌故。一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吴邦国曾站在双桥这样感叹:上海南浦大桥花了8个亿,它的知名度不及周庄的双桥。一说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对周庄的另一座桥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座桥叫富安桥,有着600多年的桥龄,桥两头各建造有两幢三层的桥楼,犹如龙凤遥望,很有情趣。国富民安,安居乐业。或许正是这“富安”二字触动了大国总理的心绪。一次他到周庄来,就沉思着在这座桥上来回走了三趟。


编辑:李序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