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向铁生专栏|“架子”释义

作者:向铁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04 11:40:39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其文章《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做好“样子”》中提到: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放下“架子”亲民爱民,做出好“样子”率先垂范。

“架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四层意思:一是由若干材料交叉构成的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二是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三是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四是指架势、姿势。“架子”本义上应当是第一层意思,并无褒贬之意,后三层意思都是引申而来。然而,在现实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一说起“架子”,总是爱与形式主义“花架子”、官僚主义“官架子”联系在一起,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既玩“花架子”,又摆“官架子”,必须立即纠正和彻底改变,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先说“花架子”,原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拳绣腿,外表好看但缺乏实用价值,仅仅是一种“作秀”,真正在比赛中就会吃亏,在实践中就会败落。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如果为了愉悦人们身心,扎个“花架子”爬花,搞几招花拳绣腿去表演,供人们欣赏,也算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一些需要下实功夫的工作上,有的人还去扎“花架子”,那么就会坏事,就像建筑一幢大厦,如果搭建的框架不牢固,那么等待的将是墙倒屋塌、祸害人命的悲剧。在一些本应做实的工作中,为什么还有人喜欢扎“花架子”,原因无外乎有三:一是有人喜欢“花架子”。“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事物因需要而存在,既然有人喜欢“赏景”,那么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二是玩“花架子”的人得到了好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人玩“花架子”得到了好处,就有人跟着去效仿。三是实力不济,只能造“花架子”。有的人心浮身懒或精神疲惫,不想劳心费神地去搭“实架子”,有的单位财力物力有限,难以搭起“实架子”,也只有扎个“花架子”来应付局面。解决“花架子”的问题,一是领导机关要求真务实,深入一线摸实情、查实据、问实效,而不能站在远处“看景”。二是看到了“花架子”、查到了“豆腐渣”工程,不管是谁,都要毫不犹豫地“摘官帽”,让搞“花架子”的人“下岗”,严肃追究责任。三是注重科学安排工作,为基层减负降压,不逼迫下面扎“花架子”。四是加强干部作风教育,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昂扬精神状态,以高度负责、求真务实的态度干好各项工作。

再说“官架子”,是指为官者自以为高人一筹、装腔作势、脱离群众、官气十足的一种“官派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这人架子大。其表现是:群众向他反映情况,他要么不予理会、满不在乎,要么简单了解、敷衍了事,要么横眉冷对、态度粗暴;群众向他汇报思想,要么认为群众层次低,够不上与他对话,不愿与群众交心谈心,要么居高临下,以审问、教训的口气对待群众;群众找他解决困难,他置之不理、一推了之。这种人下基层喜欢前有开道车、后有断尾车,行进中有人引领,前呼后拥;接待上喜欢场面大、档次高,下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不满足、不乐意,甚至稍有闪失,便会大发雷霆。这种人当了官就忘记了一起玩耍、求学,长大后却没能当上官,仍然扛锄头、拿焊枪的儿时伙伴;只喜欢交上官大人,不愿交布衣百姓,喜欢交大款,不愿交贫民,认为交上层、交大款好处多,能抬高身份,交下层、交平民麻烦多,降低了层次。这种人回家乡喜欢本地官员探访,把这些视为声名显赫、光宗耀祖的象征等等。

“官架子”,说到底还是官本位在作怪、封建思想在作祟、虚荣心态在作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的表现,更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不真、态度不正的反映。解决“官架子”问题,首先最根本的是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通过加强教育,培养正确的公仆观,树立执政为民意识,让为官者明白官是谁给的、应该为谁服务,端正为官做人的根本态度。其次是对摆“官架子”的人不给他“支架子”,不给他“抬轿子”,对他少说奉承话、多说“风凉话”,少在他鞍前马后跑,让他摆不了“官架子”。再次是治一治摆“官架子”的人,对于不重视群众呼声、不关心百姓疾苦,不讲官德、只讲派头,不讲党性原则、只讲光宗耀祖,要把他“拉下马来”,让他感受一下群众的冷暖和疾苦,让他品尝一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滋味。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机要交通处处长)

编辑:石俊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