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陈朝辉专栏|餐桌上的稻粒

作者:陈朝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06 18:56:14

夜幕降临,家中的餐桌上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这是我和妻子共同协作的成果,我和两个儿子还有妻子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这温馨团聚时光。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饭被端上桌来放在我们面前,粒粒晶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进餐半途,突然小儿子用筷子夹起一粒与众不同的“米粒”,他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爸爸,这是什么米粒呀?怎么和其他的米饭不一样?”

我接过他手中的米粒,仔细端详,原来这是一粒尚未脱壳的稻粒,金黄的外壳包裹着的白色米粒,米粒微微露出小半个身子仿佛想钻出来似的。我微笑着告诉儿子们:“这是一粒稻谷,是我们平时吃的米饭未去壳时候的样子。”两个儿子都瞪大了眼睛,显然对这个答案感到意外。

看到他们惊讶的表情,我不禁回忆起40年前的一些场景来。40年前,我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农村孩子,水田和稻谷是我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一年之际在于春,春耕伊始育种在先。大们常说“椿树蓬头浸谷种”,意思是村子里的椿树发芽且芽苞蓬散开来,就是要开始浸谷种了。大地乍暖还寒时,大人们会将去年挑选出来颗粒饱满的谷种装在透水的袋子里,然后用麻绳一端系住袋口,一端系在塘边的的树上,使谷种在水塘里吸收足够的水分萌发,为接下来的育秧做好准备。如果倒春寒严重,还要用大铁锅烧水后调和成温热的水把种子浸泡数日促进发芽,名曰“催芽”。当几乎所有的稻谷种子带着白色芽点后,大人就把稻种挑到平整好的秧田里,用一种名叫“掀蓬”的木制工具把稻种平整到秧田里,再封上地膜保温育苗。“掀蓬”本来是打谷场上借风去除稻谷里的瘪谷和稻草碎的工具,它现在承担了春季下种育秧的重要作用了。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时候,秧苗也长得有一拤长,差不多可以移到大田栽种了,大人们便开始了忙碌的栽秧相关劳作。收割了油菜或二季稻的田里里还有许多细细密密的农作物桩子,需要进行开犁、耙平,随后就是扯秧、挑秧、栽秧。栽秧的时候,先用竹杆和绳子量出大致相同的幅面,沿着绳子先栽出一排秧苗作为“基准兵”,其他的人再在中间栽秧。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工作。大人劳作的水田蛙声一片,也是我们小伙伴的乐园,一不小心整得泥巴满身满脸,不过稍大的孩子也要帮助大人扯秧栽秧,速度也是相当快的。我们老家还有“不栽五一秧、不栽八一秧”农谚俗语,意思是要在每年的5月1号前把早稻栽种完毕,在每年的8月1号前把二季稻栽种完毕。我当时询问缘由,大人的答复是季节过了再栽种,会影响秧苗的生根、打苞、灌浆、生长等一系列发育过程,产量就会低很多。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薅草撒肥、放水育秧、起沟排水、割谷打谷、晒谷收仓等工作渐次进行。在稻穗成长的时候,大人们最关注和最常讨论的是“谷刁子”长势如何、哪块田的稻谷可以用作明年的稻种。在割谷、打谷、收谷的工序中,我最怀念的是打谷场上是与村里小伙伴们的欢腾,最难忘是父辈们挑着“草头”(“草头”就是收割后打捆的稻谷捆)磨破了的肩膀.......

收割后的稻田里,总会留下一些遗漏的稻穗,这时我和小伙伴们会提着竹篮子,在冲上冲下的稻田里捡拾“谷刁子”。这虽然这是一项枯燥而辛苦的活儿,但每当捡到一串串饱满的稻穗时,我们总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快乐。我的的奶奶和湾子里的长辈们,也会挎着篮子去捡稻穗,田间畈里,是她们咵天拉家常的好地方。

在我的印象中生活在农村的长辈们,对大米和油有着一种虔诚质朴的崇敬,我甚至觉得如同图腾崇拜一般,包括花生油和菜籽油。更年长的长辈把芝麻油叫“香油”,更加精贵珍惜了,只用下面条的时候才舍得放一点。珍惜粮食还体现在“颗粒归仓”是必须要落实的,我奶奶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到了口的粮食莫糟蹋了”,现在回想,这是长辈们在苦难岁月后的感恩之心、感恩粮食在每个日头东升西落里给予的一日三餐、感恩在漫长岁月里米和油给予家族繁衍的物质供给啊。

回忆着这些往事,我不禁感慨万分。40年前的农村生活虽然艰苦而遥远,但那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那种通过劳动获得收获的快乐、那种珍惜粮食感恩生活的朴素感情幸福而真切,是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深刻体会的。我的两个孩子,他们出生和生活都在城市里,不再为吃饱肚子发愁、不再为菜里少了油水抱怨,每天能吃到的牛奶面包鸡蛋牛肉是我小时候的奢望,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超市里并不昂贵的大米是如何来之不易、不知道面朝黄田背朝天的劳作是何其艰辛,甚至他们今天不认识餐桌上的一颗稻谷。

我把以前的经历和现在的感慨分享给儿子们后,慢慢说道:“这粒稻谷不仅仅是一颗种子、一种食物,它也是前人智慧的载体、勤劳的成果,更是我们中国人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和感恩生活的体现。一颗小小的稻谷伴随着每个人从小到大,时刻提醒我们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努力未来。我希望儿子你们能够传承这种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夜渐渐深了,餐桌上的饭菜已经吃完。我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和我一样,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保持着饭碗里“一粒米不剩”的习惯。现在工厂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我们小时候吃饭里经常有的稻谷现在米饭里几乎完全看不到了,我将那粒稻谷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作为这次谈话的见证。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粒稻谷将会成为我们家族中一段珍贵和难忘的记忆。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