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莙专栏|也说藠头
作者:杨莙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11 15:07:22是时候说一下藠头了。此物又叫薤,除了出现在古歌及诗词里,平时没听过如此称呼。我的妈妈把藠头称作鹅头葱,也不知是否因为长相类似鹅脑壳上那一团突起。
曾经都没有拿正眼瞧过藠头,一层连着一层的,全是皮,且每层皮都散发出一股强烈的生臭味,让人如何敢嚼,又怎能下咽?不过妈妈却极爱吃,在我看来,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学生时代,一碟盐渍或泡菜坛里抓出的藠头端上饭桌,我和姐姐皱着眉,撇着嘴,听妈妈咔嚓咔嚓地嚼,忍受着那难闻的味道放肆地攻击我们的鼻子。问妈妈,你吃鹅头葱相当于我们吃什么?妈妈凝神做沉思状,随后笃定地只说了一个字:鱼。鱼?我和姐姐面面相觑,在饮食喜好方面,我俩是被家里人视作属猫的,可知这鱼的分量该有多重,而妈妈眼中的藠头,竟然可以达到这个级别?
不沾藠头很多年,也就这些年才开始了与它的亲密接触。看上去色白如玉,吃上去辛香脆嫩,从前的藠头绝不可能给我这样的体会。一吃上还丢不下了,仿佛一个冷落了多年的人,猛然间发现了此人的好,不由悠长一叹,啊呀呀,竟然错过你这么些年!
从此,便在藠头坐着菜挑子进城的时候,盯紧了它。
藠头买回家,通常是用来做泡菜的,坛子里泡过三两天后,就可以吃了。盛藠头的碗里,如若还有一起从坛子抓出来的酸萝卜、泡豇豆,最早吃完的,仍是藠头。糖醋藠头也做过,用盐将洗净的藠头腌制个把小时,放两勺醋,一勺白糖,还可加少许酱油,视原料多少以及自家口味,来定夺调料的分量。拌匀后置于密封罐中,几天过去,拈出一个来,嗯,好吃,那酸甜的味道里,一丝丝辣味,在齿颊间畅快地迂回。亦可将新鲜藠头切成薄片或细丝,盐巴腌一腌,断生后,来点酱油、醋、辣椒油、花椒油、味精,手在搅拌,喉咙在暗自“咕咚”。
香、辣、脆,藠头绝对算得上一道开胃小菜,宴席接近尾声,最后上的这盘小菜,想不成为鸡群里的鹤,都难。
咔嚓咔嚓地嚼,就会想起那些远去的岁月,想起妈妈自3年前离去之后,那越来越远的背影。每次咔嚓咔嚓地嚼,心底便会极配合地喊上一声,妈妈,吃鱼了哦!并不只是打趣妈妈,也不只是认同了她对藠头级别的破格提拔,虽然我多想只是打趣妈妈,只是认同了她对藠头级别的破格提拔。
藠头并非只适合做泡菜、凉拌菜,炒回锅肉就值得一试。将平日惯用的蒜苗、豆豉以及干豇豆节暂且搁置一边,用切成片的鲜藠头去会一会回锅肉,又是一番风味。五花肉煮至断生,捞起切片,锅内放少许油,肉片下锅煸炒,出油微卷后,放上一勺豆瓣酱,切碎的姜、蒜也下锅,炒香了,再倒入藠头一并翻炒。半肥瘦猪肉熬出来的油,不依不饶地缠上了藠头,那滚烫的情愫让它收敛了有些火辣的脾气,变得温和。装盘上桌,嘴巴里,藠头软糯,鲜香的肉,倾吐着香辣的油。
另外,炖汤的时候,特别是炖鹅鸭和猪肚子,加几枚藠头,泡过的、新鲜的皆可,那汤,浓香里透着一丢丢辣,喝起来无油腻之感。解腥增鲜,藠头有料酒之功效。
藠头还有祛病之功效。通窍行气,降脂消炎,还可预防心血管类疾病,不是有“餐前饭后食藠头,不打郎中门前过”这句俗话吗?宋人张耒对养生颇有研究,写过许多关于保健养生的文字,《种薤》一诗道:薤实菜中芝,仙圣之所嗜。轻身强骨干,却老卫正气。古人将藠头比作菜中的灵芝,灵芝是何物?白娘娘盗取了仙鹤童子看守的灵芝,愣是把吓死的许仙都给救活了。说藠头乃仙草固然夸张,但保健菜的说法实不为过。
爸爸有个战友,最初因肠胃不好而吃上藠头,后来,喜欢得什么似的,家中一年四季不缺此物。知道他有这个嗜好,请他吃饭,泡菜坛子有藠头的主人家,都要为他备上一碟。退休后,老头儿去了深圳的儿子家里,让他不习惯的,不是气候,不是语言,也不是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而是,那儿没有才从地里出来的藠头。住了半年便回了家,在家里,即便不是藠头上市之季,也可以去乡下,去扒拉老家亲戚为他窖藏的藠头,那些藠头,个个洁白晶莹,跟刚从土里出来的一样,根须上还拖着新鲜的泥。藠头又好吃又治病,看来已经顺着老头儿的舌尖住到他的心间去了。
藠头纵有诸多的好,它众所周知的缺憾亦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与葱蒜韭菜等蔬菜类似,吃过之后,嘴巴里缠绕着的那股怪味儿臭味儿,唔,相当不招人待见。但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家美神维纳斯还断着手臂呢,世上哪儿去找完美?想一想,心中释然。
编辑:石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