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贯彻落实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组工谈
系统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 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者:曹露 甘黎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13 15:44:14重庆市璧山区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完善干部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构建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闭环,引导党员干部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最大政绩。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组织部门要坚持把干部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动能,在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持续用力,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以高质量干部队伍建设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完善“三全”选任机制
配出“加强版”
注重人岗相适、用其所长,立足事业发展、干部成长选出“加强版”干部、配出“加强版”班子。要知势识势,以“新精度”全方位分析岗位。深刻领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璧山区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置身全区发展大局大势分析单位职责、功能定位、岗位特性,统筹考虑班子结构功能、规划纲要要求等因素设置年龄、学历等指标,具备岗位需求、立体岗位条件。要知人识人,以“新深度”全口径筛查干部。紧扣“突出在片区开发、深化改革、招商引资、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要任务最前沿识别干部”要求,完善多维度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延展全覆盖回访调研触角,用精准的底层数据、迭代的技术手段实现重点岗位“全盘筛”、专业岗位“精准筛”、其他岗位“快速筛”。要靶向耦合,以“新力度”全要素比选择优。坚持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突出“八个既看又看”,既要比学习经历、工作阅历,又要比工作作风、实绩实效,还要比能力发挥值、岗位契合度,从符合条件的对象中看谁更优秀、从优秀对象中看谁更合适,进一步实现领导班子结构优、功能强。
做靓“璧玉青苗”品牌
育出“生力军”
着眼后继有人、薪火相传,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年轻干部“生力军”。要多元储备,在供需匹配中蓄足源头活水。统筹当前需求、长远战略,拓展公开选聘国企职业经理人、“归雁兴璧”人才回引等途径吸纳各方面优秀人才,分领域建好“近期可用、中期培养、长期储备”优秀年轻干部资源库,抓实年轻干部培养储备“红黄绿”预警,持续充盈各层级优秀年轻干部“蓄水池”。要精细培育,在赋能蓄势中淬炼过硬本领。做优“干部大讲堂”“智汇讲堂”,打通“璧玉青苗”跟踪式培训“学、研、践、评、用”全链条,做实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实训和发达地区挂职、新提拔“85后”区管副职一线顶岗、赴重点产业工作专班历练等机制,帮助年轻干部锤炼“铁肩膀”“真本领”。要大胆使用,在搭台压担中激发干事热情。树牢“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理念,打破干部选用论资历、排辈分、看年限等壁垒,对在急难险重一线中表现好、有潜力、看得准的“好苗子”及时搭台子、压担子,确保新提拔年轻干部占提拔总数比例达30%,助推年轻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迭代“赛马比拼”体系
考出“新业绩”
坚持以人推动事、以事考核人,开展全领域全赛道赛马比拼,激发比学赶超、唯实争先干事氛围。要围绕中心,紧扣重点灵活出题。将全会确定目标任务列为“第一考题”,聚焦重点项目指挥部、重点产业专班、“885”、国企改革等重大专项工作动态设置比拼赛道,建立“一个赛道一本账”,差异化制定“施工图”“计分表”,动态调整基础性、攀高性指标,实现可考核、可量化、可评估。要注重质效,创新方式一线甄别。以基层减负为导向,实行链式考评,创新嵌入调研督查、跟踪纪实等形式,选派考核专员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掌握最真实、最鲜活情况,综合赛道得分、全区影响力、群众满意度等多元因素研判结果,以发展成效评判担当实效。要数字赋能,畅通结果循环运用。采取资料归集、模型搭建、数据共享等智能手段,设置“季度总榜”“进退位榜”,季度召开例会通报比拼结果,现场颁发“猛虎奖”“蜗牛奖”,加大评选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挂钩力度,由考实绩排位次向补短板增实效延伸,构建从工作到考核、再从考核到工作的闭环落实。
用好“严管厚爱”良方
护出“新担当”
突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推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要从严从实,严格管理传压力。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点岗位的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落实干部日常管理积分、能上能下、纵向交流等机制,结合巡视巡察整改、党纪学习教育等,加强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提醒敲打,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受监督、受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要旗帜鲜明,撑腰鼓劲强底气。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敢于为勇担当、有本事的干部说公道话,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让更多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要用心用情,关心关爱添动力。落细经常性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待遇保障等措施,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身体心态等情况,持续开展公务员专项考核,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及时奖励力度,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推动干部队伍有热情、有斗志、有活力。
编辑: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