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藏在光阴里的中国故事:鼎盛夏至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21 07:00:00

夏至,当然不是如字面说的夏天到了。

一个半月前的立夏节气,从天文学层面拉开夏天的序幕,标志季节已步入夏季,进而由孟夏而仲夏、季夏,一路奔秋天而去。

此处至者,最也,极也。一代表阳气鼎盛,二意味阴气萌生,三显示太阳走到黄经90度即黄道的最北端。论其要者,春分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代表的是一种均衡;而夏至冬至,则犹如岁月音乐家用劲摁下苍穹黑白琴键的一个音符,经久不息拖长的绕梁回音,拉开了一年里极端极致最热或最冷日子的帷幕。

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时节,万物繁茂壮大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用一句浪漫的情话来描述,就是天长日久,想你的时间最长,梦你的时间最短。

然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夏至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阴气开始慢慢生发。因为正好在这一天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一直要到冬至,等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就又完成一个轮回。

大自然总是用微小的变化,演绎着岁月的匆匆脚步。阳重阴生,阴阳转换,周而复始。此万物造化之功,非人力所能及。这时的物候变化也充分反映出阴阳的博弈,深得自然辩证法三昧的敏感动植物,都在暑热时节寻找着自己的清凉世界。

鹿,瑞兽,四肢修长健壮,典型的草食性动物,所属阳。夏至日阴气始生阳气始衰,朝前生标志雄性鹿第二性征的鹿角开始脱落,以存能量,以待来年。鹿在东方文化中超越肉体本身,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群雄逐鹿,指各派势力争夺统治地位;呦呦鹿鸣,指群朋吟诵宴乐,渲染宾主相欢;心头鹿撞,指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至于逐鹿中原,鹿车共挽,鹿死谁手,这里的鹿也就不再是一只自然的鹿了。

夏至日后,雄性蝉也感觉到阴气要滋生了,开始鼓翼鼓腹而鸣。夏蝉又叫知了,此时它的腹部就像蒙上了一层鼓膜,鸣肌每秒能伸缩一万次上下,盖板和鼓膜引起的共鸣,令其叫声特别凄厉响亮。一到夏至日,高高低低、浓浓密密的槐树冠上,就犹如藏着一匹匹小马达,响起此起彼伏的吵吵闹闹。盖因蝉声不断,故有词曰蝉联,指绵延不绝。夏日忽而盛大,始于一声蝉鸣。蝉音禅意,虽烦人,却也增加了苦夏的生动。

半夏,一种生长阴湿环境的野生本草,因为长在夏季之半而得名,又叫三叶草、三开花、水玉、地文。一日复一日,眨眼过半夏。此时,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将过半。于是在阳刚的浓热气候,一抹水田滋半夏,暗暗孕育出那一抹含羞的阴柔。块茎入药、欲说还休,花语是爱与恨的半夏微澜,举止得体、交通阴阳;雅而不俗、不卑不亢。带着泥土的气息,既入得了厅堂,又进得了药房。

二十四节气最早确定的夏至,是盛夏的起点。前半夏凉爽的清风、和煦的阳光渐渐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后半夏另一番斑斓,火伞高张,赤地千里,耀眼的日光加强着对皮肤的烧灼,空气中的潮湿闷热愈演愈烈。理论状态下,夏至时节万物从太阳所获取的热量值达到最高。夏至狗,无处走。一年中热成狗的“三伏天”也就要到了。

所谓三伏天,是说阴气开始生发了,但因为阳气还特别重,所以藏伏,也就是潜伏着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侵犯的隐患。夏至后20多天的第三个庚日,是湿漉漉、热烘烘、滚烫烫入伏的开始。那时候一整天火烧般的大太阳,会把姑娘家齐齐的刘海生生晒成条形码;真正霸王级的暑热,又会在须臾间将粉黛红妆一概都花成汗颜无地的二维码。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春夏秋冬四季是阴阳二气变化的结果;把一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也是阴阳二气。上半年以冬至为分界点,阳气为主;下半年以夏至为分界点,阴气为主。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分阴分阳。原来,鼎盛夏至远不是一个寻常节气那么简单,这是一年中阴阳升降转换、天道循环复始的重要转折点、关键点。

夏至亦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乃国之大典。南乾北坤,与天坛遥相对应的北京地坛,又叫方泽坛。从整体到局部,这座皇家坛庙建筑群庄严肃穆、古朴幽雅,高度契合天圆地方、天阳地阴、天青地黄、天龙地凤的中国古伦理学说。每逢夏至,帝王便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率众臣到此祭地。民间则晨昏三叩首,早晚三炷香,鞠躬拜神祀祖。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显露出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淳朴思想。

冬至饺子夏至面。新麦登场,北方在夏至这一天须吃面食,以贺丰收,以示敬神,祈求灾消年丰。夏至面更是一饱口福的应时尝鲜,烧麦糊、擀面饼、煮面条,花样繁多的面食平添了烟火生活的多样乐趣。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南方则要应景吃一碗馄饨。馄饨,其形颇似天地浑沌之象,其音又与浑沌相谐。盘古开天,浑沌初分。吃了馄饨可得聪明,有打破浑沌,祈求平安,搏一个好彩头的寓意。

蛙叫阵阵,蝉鸣声声。如同冬至日起开始数九,夏至日起也有数九的习俗。一个叫冬九九,一个叫夏九九。

冬九九围炉向火、严寒盼春;夏九九挥汗如雨、热不可耐。由于夏九九比冬九九少了一份闲情逸致,也就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不太出圈——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二十四节气,农历绽放的花朵,时光凝固的碑刻,华夏文明深邃智慧的黄钟大吕。跟着节气行走,走过阳光雨露,走过风霜冰雪,走过四季轮回,你会被一缕源头古风吹来的黍稷馨香唤醒本真,你会从镌刻在天地山峦的碑刻上读懂乾坤,你会用这把传统文化的神奇钥匙打开大自然的规律和密码。

眼下,由仲夏迅速升格为燠热酷热的盛夏伏天,总体上是一个热字占领天气主场。但北方南方的热法儿又有所不同,北方是如同烤”一样的干热,南方是如同“蒸”一样的湿热。无论蒸烤,万物生长靠太阳,果树茎叶、瓜豆秧苗,已不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太阳炙烤和暑气蒸腾下,蓬蓬勃发,蒸蒸日上,向夏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千山葳蕤,万物繁盛。阳极致、阴乍起的那一瞬间,成就了一年中最光明最缤纷灿烂的时节。太多的生机和活力,都在这一刻热烈绽放。相应人体气血运行也火起来了,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新陈代谢旺盛。心与夏相通应,故鼎盛夏至叮嘱,人皆苦炎热,心静自然凉;俯仰无愧天地,内心自在安然。人体治身贵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重点在于养心。

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这样特别的一天,调息静心,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古时候夏至百官要放假三天,文弃墨,武挂弓,安身静体。今日里最简单易行的,也无非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一句话就是规律用餐,再加上踏实睡上一个安稳子午觉。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捭一阖之谓术。午觉以阳养阴,子觉以阴养阳。睡能还精,还能养气。一夕不卧,百日不复。熬夜是身体的最大敌人;睡觉是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

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睡好了子午觉,阴阳臻至和谐,便它赫赫炎炎,我自精力饱满,明心见性,拿捏有度,收放自如。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夏至阳气鼎盛,催熟了累累硕果。待夏九九数毕已届深秋,又要准备过冬了。

枕着阴阳节律养精蓄锐,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能以逸待劳,从容走向丰收的秋天。


编辑:李序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