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孙凤国专栏|在泱泱中度过自己

作者:孙凤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21 13:39:15

微信图片_20220106114859.jpg
我与《泱泱》的作者王玉珏是好朋友,互称为兄,他称我兄,是因我比他虚长几岁,我称他兄,是在文学上我远远落于下风。
《泱泱》这本书是王玉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在当第一书记期间创作的。他以当第一书记的村庄为模板,将故事发生地设定在山东一个叫作窦村的村庄。全书六章,第一章以时间为题,2011年;第二、三章以空间为题,北京,窦村,后三章以三个主人翁的名字为题,窦明翰,陈东城,窦明亮。文如其人,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第一章用不多的笔墨交代了三个主人翁的人设。窦明翰,窦村出来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踏实努力和机缘巧合,成了人人羡慕的领导秘书,但在妻子姜枢眉的眼里,他永远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凤凰男,永远比她这个城里人矮一头,哪怕贵为领导的秘书。窦明翰反抗过,但他对抗的不是姜枢眉一人,是她一家甚至是背后的整座城市,是一个农村人与整座城的对抗。两人婚后,窦明翰靠着自身的努力,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窦明翰这条河在涨潮,水涨船也高,他没能涨过姜枢眉这条船。陈东城,窦村的北漂,在北京一家物业公司当经理,家外有家,农村一个老婆范红月,城里一个“老婆”——田姐,城里的“老婆”既是老婆又是老板,陈东城在北京的一切均拜她所赐。“寄人篱下”的陈东城不得不对田姐言听计从,即使是陪着老婆范红月回老家生孩子,田姐一个短信,他就得乖乖地订上车票,编瞎话往北京跑。窦明亮,窦村的“守村人”,也是窦氏薄荷糖的传承人。不是他不想离开村子到城市里挣大钱,而是当年“吃饭的手艺,安身立命”的窦氏薄荷糖传到了他的手里,他骨子里的责任感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只能守在村里,在做薄荷糖的路上“苦中作乐”,用薄荷糖的甜弥补心里的苦。
三个人的故事在北京和窦村间交织展开,跟着领导去北京的窦明翰,在家庭上,本以为和妻子的关系会有所好转,没想到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速恶化,甚至走上了离婚的边缘;在事业上,本以为会继续向上发展,但天不遂人愿,甚至落了个脱毛凤凰不如鸡。在北京的陈东城更不如意,他虽然有很多时候把自己当成了城里人,但一件突如其来的意外把他打回了原型,妻子和他离了婚,情人兼老板也回归到了自己的家庭,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在窦村的窦明亮,在制作薄荷糖的路上坚持不懈,在推广薄荷糖的路上孜孜以求,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把薄荷糖卖到了飞机上。
微信截图_20240621101913.png
作者给了三位主角开放式的结尾,像传统中国画的留白,让读者自行“脑补”。落难后的窦明翰和妻子姜枢眉离没离婚,万念俱灰的陈东城死没死,耍小聪明的窦明亮有没有被航空公司发现……
犹如封面上的几行字:八〇后一代视角和经验下的“城乡中国”。作者是一名八〇后,又是体制内,还是在农村的第一书记,独特的视角、工作的经历以及丰富的素材,让这位八〇后的作者写出了“三泳者的游与岸,一代人的城与乡”。
不可否认,三位主角都有些许缺点,哪一个都让人喜欢不起来,但这种塑造更加符合现实中的人,更加让读者更快地走进书里。作者的观察力不得不让人佩服,当第一书记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走村入户了解民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因而才能对体制内的窦明翰、城市漂泊者陈东城、农村守村人窦明亮三位主角的刻画入木三分,让读者读起来是那样的可信,犹如自己身边的人。小说是有根的,《泱泱》这本书的根就在作者工作过的村庄,得益于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泱泱》这本书的根系是粗壮的,因而《泱泱》才会枝繁叶茂。
读窦明翰时,心里是矛盾的,希望他更进一步,又担心他同流合污,在最后的紧要关头,他以牺牲前途为代价选择了良知,让我心有坦然。读陈东城时,一直喜欢不起来,虽然头脑灵活、吃苦耐劳,但是踏实不足狡黠有余,因而酿成了最后的苦果。读窦明亮时,他让我想起了老家的油坊老板,在传统手艺受到强烈冲击的那段时间,仍然坚守阵地,想方设法守住自己的饭碗,更是守住传统的手艺,让我觉得亲切,虽然过程曲折坎坷,但最后的结局皆大欢喜。
人生轨迹截然不同的三位窦村的主角,代表着置身“城乡一体化”的泱泱时代大潮中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代人,在不同的领域里上演着属于各自的命运沉浮与灵魂泅渡,在让人读来唏嘘感叹的同时,也发人深思。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