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 重庆基层书记支招基层治理

作者:蒋炀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6-28 20:35:38

6月18日,重庆“百名基层书记话基层治理”活动正式启动。

6月28日上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组织部,重庆日报、当代党员杂志社、华龙网组织开展“‘民生为大’基层书记话基层治理媒体见面会”,5名来自农村、山区、库区、城市的基层书记做客七一客户端“当代访谈”会客厅,结合自身实践分享对基层治理的认识、感受和探索。

此次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部署,聚焦助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村(社区)、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代表就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如何通过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生动展示基层治理成效。

“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在访谈中介绍,华溪村始终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3+N”工作专班和“三室合一”的创新模式,即党性教育心学室、“贵和”工作室、基层党建实践中心的融合,着力强化干部队伍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行动力。

“社区是基层基础,‘小社区’关联着‘大民生’。”如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勇在访谈中分享了一套“三找五必到”工作法: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找骨干力量、找群众需求、找措施办法,实现矛盾纠纷必到、困难诉求必到、大病住院必到、“微家”需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

民生为大,落脚点在一个“实”字。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成莉介绍,社区在更新改造项目中,通过“问需于民、找准定位”,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形成“三师进社区”和“五议聚民意”常态化工作方法,按照“留、改、拆、增”思路推进社区更新改造,全面解决社区房屋老旧、交通拥堵、停车困难、归家不便、配套缺失等痛点问题,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一道必答题。渝中区上清寺街道是红岩精神重要发源地,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沁谈到,在治理实践中,上清寺街道通过打造“红岩先锋”服务队凝聚力量,打造“三岩两语”讲习队引领思想,打造“五社联动”公益团多方共治等方式,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强化了党建引领,为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贡献了应有力量。

“严密组织体系理顺‘穿线头’,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落针点’,依托优势资源用活‘穿针法’,我们下足绣花功夫,强化基层治理。”奉节县夔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彭燏在访谈中分享了党组织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夫”绣出基层治理美丽画卷的鲜活经验。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做客访谈的书记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他们通过分享参与基层治理的经验和做法,持续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社区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汇聚强大力量。


编辑:李序 刘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