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向改革要效益

——重庆加快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

作者:龙宣辰 陈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7-15 11:26:15

7月1日凌晨3点,夜色笼罩山城,重庆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渝运公司)维修分公司职工叶建宏,与几位同事还在忙着工作。

这样深夜维修的场景,在过去并不多。不久前,渝运公司针对车辆维修板块进行改革,实行项目制全成本考核,即一线维修员工工时收益的68%都与项目利润挂钩,做得越多、损耗越低,员工收入就越高。

为提高工作效率,叶建宏与同事直接入驻客户公司,24小时轮班。“虽然辛苦些,但是我们有干劲!”叶建宏笑着拿出工资条,他上个月的工资竟比改革前翻了一倍不止,“只要我们干得好、干得多,收益就会越来越好”。

作为重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中的一名普通国企职工,叶建宏的喜悦和忙碌,见证着这场改革带给新重庆的活力。

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和国资国企重镇,难免存在一些国有企业量大体弱、出血点多,园区开发区“小散弱”,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闲置浪费等问题。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23年12月25日至26日,重庆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实现“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意见》,吹响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冲锋号角。

所谓“三攻坚一盘活”,即国企改革、园区开发区改革、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有效盘活国有资产。

“‘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是新重庆建设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今年元旦假期后上班第一天,1月2日,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动员部署会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在讲话中指出,“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新重庆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对全市各级干部的一场大考。”

一场场攻坚战打响,一场场硬仗上演。半年来,重庆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国企改革扎实有力、园区开发区改革成势见效、政企分离改革攻坚提前完成、盘活国有资产效果明显,为夺取改革突破全年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跑出了“加速度”。

“‘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破解制约重庆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卡点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是激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动力活力的关键举措,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落地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7月4日,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工作推进会召开。袁家军在会上讲话强调,保持攻坚势头、加快改革进度,坚决打赢“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硬仗,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强大改革动力。

重庆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用一个个改革实招,释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破解结构失衡

渝字号国企聚焦主业做好“加减法”

不到1年时间,63家下属企业实现止损治亏。作为一个成立仅1年的企业,重庆物流集团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是:聚焦主业,做好“加减法”。

去年6月,为推动重庆物流能力更上一层楼,重庆交运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三剑合一”,合并成立重庆物流集团。

合并后,重庆物流集团成为一个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头部物流集团,拥有1家A股上市公司和重庆果园港等10个货运港口码头,仓储面积300万平方米、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86个的仓储物流能力,资产规模近500亿元。

“强强联合后,问题也浮出水面,企业亏损面比较大。”重庆物流集团改革发展部部长云一洋坦言,庞大的业务体系内,也存在利润结构不合理,经营效益整体不优等问题。

以物流集团全资子公司渝运公司为例,这家已经有70多年历史的重庆老国企,占据着重庆客运行业的半壁江山,业务横跨维修、旅游等领域。但随着市场变化,其经营结构并未及时调整,曾经每年利润降幅达10%以上。

越早矫正供需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越能早日突围。

2024年以来,渝运公司将原从事旅游和车辆维修的经营主体分别重组为1个企业,将涪陵区域3家公司合并为2家,目前已完成8个区县的同质业务整合。

整合之后,各单位工资激励体系随之调整,以市场为导向,降本增效。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触及灵魂。”渝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渝运公司同比减亏约4248万元,各业务板块都在持续向好发展。

做减法不是目的。“人瘦了还要‘长肌肉’。”云一洋说,改革重要的是要聚焦主业,结合国企保障重点领域和服务关键环节的能力进行合理规划、优化调整,把蒙了灰的“宝贝”亮出来、用起来,提质增效。

2024年,重庆物流集团开行中老铁路首趟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全程运行时间较传统公海铁联运模式减少20%,保税粮食供应链较传统模式节约整体成本40%;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开展全国首班中欧班列进口粮食指运地检验检疫试点,综合运输时效提升68%;成功首发中欧班列(重庆—德国杜伊斯堡)全程时刻表班列,并实现双向贯通,整体运行时效预计较普通班列提升30%以上……78家存量亏损企业中,完成扭亏的有27家、减亏的有26家。

不仅是重庆物流集团。2024年,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推动36户企业瘦身或压减改革,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7%,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4.6%。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止损减亏10户,关闭退出8户企业,资产确权588亿元。

聚焦主责主业,重庆国企乘势而上。

破除制度藩篱

园区开发区从“量大”转向“质优”

签约之后6个月就实现投产,比原定投产时间提前4个月——这是重庆平伟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感受到的“合川速度”。

不仅如此,新型储能项目87天建成投产、博盟科技45天完成招工、莱特威特等8个项目签约当天即完成企业注册……“合川速度”让越来越多企业惊讶。

“这样的速度,以前我们都不敢想!”合川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陈超告诉记者,此前,合川高新区由南溪、天顶、草街3个独立的工业组团构成,这3个工业组团分别由3个机构管理,导致各组团的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几乎各自为政。

开发区管委会除了抓经济,还肩负着平安建设等任务,管理机构职能混乱、主业不清,运行效率随之降低。

“就以最常见的办证为例。”陈超说,企业拿到国有土地使用证后,要开工建厂还需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3个证件,过去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站只负责收件,企业还需要到区级业务部门多头跑、重复交资料,要办好这3个证,花费半年时间是常事。

如何提升效率?合川高新区盯住问题的关键,开启管理体系的“变形记”——

改机构,将此前由3个正处级机构各自开发管理的组团进行整合,将人员编制向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一线岗位倾斜。

改机制,通过一体化运行机制,改变原来独自管理、分散发展的现象,由合川高新区对招商引资等进行统筹管理、统一调配。

优职责,开发区管委会剥离了市政环卫、道路交通等15项社会职能,聚焦招商投资、产业发展等6项核心主责抓发展。

精简机构、完成松绑后的合川高新区,从“量大”转向“质优”。

相比改革前,如今开发区一线岗位员工比例达到25%,创新推行工业招商项目并联审批,缩短平均办理时限50%,推行的新供地项目全部实现标准地出让,做到拿地即开工,并成立专班招商、服务,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全市“亩均论英雄”改革要求,实施“腾笼换鸟”行动。

今年6月,合川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超过17%。

合川高新区的变化并非个案。前些年,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地,大量园区开发区如雨后春笋,接连出现,由此也带来管理机构过于庞大、层级繁多,管理与服务部门职责不清,管理模式跟不上发展形势变化等问题。打破制度藩篱,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成为当下众多园区开发区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

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由13个精简至6个,撤销食品园区管委会等5个管理机构,由高新区管委会作为园区唯一管理主体。位于大渡口区的建桥工业园区,重新组建了运营公司,正以“去行政化”为关键词,持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能力。

机制顺、人心齐、事业兴。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为50家、管理机构精简为48个、清晰界定50家园区开发区权责关系,3项指标已全面完成,权责清晰、产业聚焦和布局合理的园区开发区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

突破思维惯性

让沉睡的国有资产焕发新的活力

重庆国有资产总量大,面对一些管理不规范、闲置浪费等问题,重庆正打破国有资产“不能动”“不方便动”的思维惯性,把存量的国有资产用起来,让沉睡的国有资产焕发新的活力。

7月3日早上8点,居住在大渡口区藕田路半岛逸景人才公寓的张玠,带着12岁的儿子在公寓一楼图书区找好位置落座后,留下一番嘱咐便出门工作了。

今年1月,半岛逸景人才公寓(一期)开始对外招租。经过一番实地考察,“离孩子学校近、配套设施齐全、交通方便、服务贴心”等感受,让张玠成了这里的第一波租客。

很快,张玠便拥有了左邻右舍。不到3个月时间,公寓(一期)168套房的签约户数便超过100户,公寓(二期)的168套房也于7月中旬投放市场。

眼下,公寓下方的3层裙楼也被整体商业承租。待年底商户全部入驻后,这里将被打造为重庆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配套的新范式。

但出人意料的是,半年前,这里还是一处荒废的国有商业项目。

半岛逸景人才公寓原是该片区公租房小区的配套商业项目,于2011年建成,由两栋各12层的楼宇与一栋3层商业裙楼相接而成。建成后,一直没有企业来开发运营,一闲置就是10余年。

2020年1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重庆发展置业管理有限公司接管了全市绝大部分公租房商业资产,半岛逸景商业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盘活?

“我们曾考虑过养老、医疗甚至是酒店等产业,但似乎都没有很好地匹配这一片区社会生活的功能属性。”重发置业该项目负责人唐娟介绍,盘活不仅需要调查经营项目的合理性,也要对前期招租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考虑到该商业楼宇体量大,对于整体承租商的运营能力要求较高,2023年,重发置业派遣专门团队前往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最后结合片区因新建学校、新入驻企业等产生的住房需求实际,锚定了长租公寓这一产业领域。

有了目标,重发置业迅速厘清思路,交由下属子公司重庆财融住房租赁有限公司运营打造,将两栋12层的商业楼宇改造为336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并以智能化、宜居化的模式,打造了“财融相寓”长租公寓品牌,获得大渡口区人才公寓的授牌。

这一步“商改住”的转变,效果立竿见影,公寓的入住率自今年4月起便一直维持在90%以上,此外,公寓楼下的3层商业裙楼也迎来新的生机。

2024年5月,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重庆谦聚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远寿有些动心,他发现入住半岛逸景人才公寓的人越来越多,且多为周边生活质量较高的职业人群,刘远寿迅速投标,承租下1万余平方米的3层裙楼,用以打造集儿童游乐、餐饮、购物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社区商业综合体。

“待商户全部入驻后,预计公司可在5年内实现营利性收入。”刘远寿的信心正是源自重发置业这一次的国有资产盘活。有关数据显示,此次盘活资产账面净值约2.5亿元。

唐娟还算了一笔账,公寓(二期)全部面世后,整栋楼宇的租金收入将实现500万元/年,“这意味着,此次盘活的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落到实处,让国有资产不仅“醒”过来,还实现效益大幅增长,这是重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从重庆现有的资产盘活成效来看,盘活不是简单地另寻项目,而是通过查找不足、摸清市场等措施,实现资产扭亏为盈的目的。


编辑:龙宣辰 陈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