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大美青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

作者:张倵瑃 陈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7-15 14:22:20

6月的青海,美得不可方物:青海湖畔花海盛放,沙柳河中湟鱼洄游,三江源的活水千百年流淌不息,蓝天白云下青山绿草沁人心脾,生态管护员邂逅岩羊、藏狐、雪豹已道是寻常……青海72万多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时时涌动着喜悦和希望。

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青海,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指明了新方向、标定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青海各族儿女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高天厚土,一幅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逐绿而行

展现生态之美

6月27日,一场急雨之后,祁连山绿意更浓。

“走咯!”德康启动皮卡车,一声大喊,3名队员穿着雨衣依次上车,4人驶往巡护区。德康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油葫芦管护站站长,巡护是他的日常工作。

油葫芦管护站,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辖区内,距离祁连县城约45公里。

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皮卡车摇摇晃晃将4人送往油葫芦管护区,但也仅仅只能往里开行10多公里,余下的路,只能靠步行。

从后备箱取出水和馕饼,这是他们的午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近3公里,德康一行抵达巡护目的地——东沟。

山崖上,几只岩羊正悠闲吃草,德康一行停下来,与它们共进午餐。

2008年,德康调入祁连县林场,先后从事育苗、护林、林区施工管理等工作;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设立;同年,德康调到油葫芦管护站担任站长,与国家公园一同成长。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青海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牢记“国之大者”,锚定国家公园创建契机,在机遇把握、难题破解、路径选择上不断立新创新,实现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

塔拉滩,曾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一处荒滩地,如今这里建成了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

345平方公里的发电园内,超过1000万块光伏板高低起伏连成蔚蓝色的“海洋”,年发电量超过200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园的建设,为塔拉滩带来了绿色的变化。

光伏板的遮挡,降低了地表的温度和蒸发量,减少了风沙的侵蚀,改善了土壤的水分和肥力。运维人员定期清洗光伏板,为草地提供了水分。

为解决草生长太快的问题,这里还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工种——“光伏羊”。顾名思义,就是在光伏发电园内牧羊。

这种模式,从生态、生产、生活3个方面,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铁盖乡下合乐寺村牧民叶多是最早在光伏园区内牧羊的当地人之一,“绵羊吃得好,存活率更高。我的羊群规模几乎翻番,去年我的年收入达10万元”。其他村民也抓住机会,通过清洁光伏组件、割草和搬运园区货物增收。

这种“牧光互补”模式,体现了通过科学方式发展适合海南州现有条件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大美青海尽情展现着生态之美:“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2万多名生态管护员守护着三江之源;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从2007年的300余只增加到2023年的3400余只,青海湖鸟类增加到281种(截至2023年11月);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95%,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100%;加快建设“产业四地”,盐湖产业提质增效,清洁能源一体化发展提档升级,生态旅游热度攀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扩面提标。

诗与远方

演绎人文之美

2023年6月2日,中央民族大学,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40名青少年在这里与蒙曼教授交流学习。

一位名叫阿斌的藏族少年,熟练地背诵了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幕,让蒙曼教授久久不能忘怀。

身为满族的蒙曼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隋唐历史文化研究。当天,她和同事们给这40多名青少年讲述了足球在中国发展的渊源,临到活动结束,阿斌背诵古诗的场景让她感受到一种历史扑面而来的震撼。

在青海这方神秘遥远的土地上,除了壮美的山川,还有传承千年、历久弥新的人文魅力。

李白写思乡之情,“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高适则用“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记录下唐军的骁勇;诗人海子眼里的青海湖,是“湖畔一捆捆蜂箱”,是“青草开满鲜花”。

无惧岁月与山海相隔,人们依旧能从文字中,感受到青海的原始纯粹和空灵美艳。

从长安到逻些(拉萨的古名),黄尘古道,岁月绵长。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进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撒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这条自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的道路便称为唐蕃古道。骏马嘶鸣,驼铃声声,消失在古道的尽头,像是历史弥留耳畔的回音。

青海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演员兰措的父亲是藏族,母亲是汉族,从小在藏汉文化交流的家庭里长大的她,如今已是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新一代主角的扮演者;在西宁,最受大家欢迎的情景剧便是《西宁盛典》,这部剧以史诗般的手法再现了盛唐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路过青海的经历。

2017年,玉树人文微电影《遇见》上映,电影由北京对口支援玉树的真实故事改编,以文成公主进藏为背景,讲述了北京“援青”干部夏洪宇和未婚妻藏族女孩美朵的故事。

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在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中,青海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传唱着自己的民歌。但提起青海的音乐,一定会想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种速度叫“撒展”,有一种厉害叫“砝码”,有一种灵活叫“花泛”,有一种喜欢叫“稀罕”。那里有富有民族特色的藏毯,有千年历史传承的“青绣”,有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有舞姿婆娑的土族“安昭”舞,有优美动听的藏族“拉伊”民歌,有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

中华文化始终是青海各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始终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始终滋养着各族人民的心灵世界,在那遥远的地方,不仅是诗与远方的栖息地,更是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热土。

祖国至上

铸牢精神之美

沙柳花开,湟鱼洄游。6月,正是青海湖湟鱼洄游的高峰期,成千上万条湟鱼逆流而上,追寻先辈的足迹,延续生命的传奇。

湟鱼,有着传奇的身世,更有着“救命鱼”的称号。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畔的湟鱼家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的《湟鱼赋》中写道:“难忘饥馑年代,湟鱼舍身救民,堪称恩鱼。”

逆流而上,生生不息,它们见证了无数在这片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广袤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名为金银滩的地方。这里,山川与草原交织,构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在那遥远的地方》在这里诞生,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也在这里诞生。这里,形成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而被世人称为“原子城”,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战略地位和里程碑意义,是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国际上的核讹诈与核垄断,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战略决策。

1958年,随着李觉将军带领的队伍进驻金银滩,“221基地”的基建工程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汇聚于此,他们中有军人、科学家、工程师、普通劳动者……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贡献力量。

从此,那个美丽的金银滩就在地图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个神秘的代号——“221”。

然而,就在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之际,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援华专家。面对困境,中国人并没有退缩。于是,陈能宽、程开甲、王淦昌等一大批科技精英接受了绝密任务,来到金银滩,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饥饿和寒冷是科研人员面临的两大敌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的原子城纪念馆里,就有原221厂工作人员在青海湖打捞湟鱼,自力更生,解决生活困难的记载。

从军人到科学家,从工程师到普通劳动者……在新中国诞生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许多事件在青海发生,许多人物在青海登场,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始终是爱国主义。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有一支队伍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肩负“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准备一年之内完成之”的重任。

“巍巍峨峨祁连山,风刀血剑裂骨寒。红旗指出峰让路,战士刀头血未干。”西路军在整个河西战事中先后有上万名将士血洒疆场,英勇牺牲。

在西路军纪念馆内,一份份带有斑驳印记的文件、一把把带着弹痕的武器,遗留着当年战场的硝烟。

大漠雪山,留下了英雄们的铿锵足迹,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始终有人在拼命守护。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爱国主义始终在青海的山水之间传承。

民族团结

绘就和谐之美

西宁城北,元朔山下,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坐落于此,红墙黑顶的建筑群,大气漂亮。

西宁市,青海省会;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为解决农牧区师资力量短缺、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契机,在西宁建设了一所面向全州适龄青少年的中学。

2019年开始,上千名孩子陆续从高原牧区来到河湟谷地,学习知识、追逐梦想。

学校建好了,但教学面临的挑战还不少。

来自高原的孩子们基本没有走出过果洛州,他们最先接触的外部事物便是从果洛州到西宁沿途的风景。封闭的环境导致孩子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较慢。

“如果能够改变很多孩子不能接受教育的命运,那么一个地区也就能因此而改变,这是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建设的意义,也是我们从上海来到青海支教的意义。”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常途说。

有着30余年教学经验的常途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教育团队成员,他来自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挂职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长。

自2022年7月25日抵达这里,常途已经在此任职快两年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8年8月,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加入上海市黄浦区大同教育集团,大同教育集团每年会安排30名果洛州骨干教师到上海市相关中小学跟岗学习和挂职培养。同时,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同学们也可以到上海参加研学活动,增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一所中学,连接两地,共同点亮了孩子们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籽之所以能紧紧抱在一起,是因为“相互依靠”,正是因为这份依靠,才能让青海和上海跨越山海牵手。

“为集中展示门源回族自治县成立70年来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及经验做法,根据海北州委安排,门源县委、县政府在门源县全民健身中心二楼建设了占地面积620平方米的门源回族自治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德芬说,这里的文字、照片不仅记载着一段段难忘的回忆,还记录着生活在这里的回汉儿女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的历史。

近年来,门源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发展的基石,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向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转变,巩固和深化全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如今,一个个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条例相继制定出台,一座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验馆建设落成,一段段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广为传唱……今日之青海,各民族群众亲如手足,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正成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智慧和力量。

大美青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青海各族儿女共同织就了7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绚丽画卷。

编辑:陈诚 胡晨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