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文学|欣赏别人更是一种态度
作者:艾藻松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7-26 11:15:37一般来说,某人的能耐相较他人稍强难免遭人羡慕嫉妒。而某人才干超群,令人望尘莫及,才会招人向往、崇拜乃至成为网红。这种“羡慕嫉妒”很不好,伤人伤己,弄得人们互相指责、排斥,也对学习、工作影响不利。而聪明人知道充分发挥别人的才能。为我所用,才会做大。因此,用人所长、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即管理之道,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领导艺术:看到别人的优长和能耐,肯定、尊重他,进而由衷地欣赏、赞美他,给予鼓励,让他充分发挥,使他在愉悦的氛围中愿效其力,甚至唯命是从。三国时的曹操爱才如命,以致兵多将广,最终三国统一于晋;刘备良将不少,关张赵马黄武艺高强,但在诸葛亮运筹之下仅在蜀地扑腾;吴国后期人才凋零,只能蜷缩江南。水浒中也有“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荟萃能人,聚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
我以为“欣赏别人”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人民辛勤劳动,劳动创造世界。国际歌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个人仅是人类一员,能量再大,不过沧海一粟。就是伟人,也受局限。因而我们尊重别人、相信别人、欣赏别人,从来不是什么权术,而是因为只有联合他人我们才能形成合力,汇聚成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的洪流。所以,我们尊重、相信、欣赏别人,就是尊重、相信、欣赏历史,而不是利用他人达到个人目的。这一点,可见于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
蒋介石胜出军阀混战、结束江山割据。他的驭人术不可谓不高明:重用戴笠、以夷制夷、拉帮结派、合纵连横、清除异己,集古今政治、军事、经济和舆论手段之大成。尽管他玩弄权术于股掌间,但终不能成大器,将八百万军队输得干干净净。因为他的一切心计均用在了违反人民意愿的私人获利之上。“救他一命的陈赓看他逃命途中还在关心上海股市就决定不跟他”一事足以证明。
而毛主席则不同。他早期就坚持马列主义唯物史观,既看重自己又尊重别人,无论是初创井岗山革命根据地之时,还是在长征路上的几起几落,或是在掌舵我党期间,皆是如此。他从不像蒋一般以权谋私,而是团结周围每一个人,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干部们的作用,让他们个个成为非凡的将帅之才。同时,他还不吝赞赏,每每作诗题词以大加褒扬,如: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刘伯承“一条龙下凡”;罗荣桓“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等等。更为难得的是,无论是拥戴他的,还是反对他的,国际国内各个时期的人都由衷地称赞他、佩服他——因为他无私无畏、智慧非凡、品德高尚,人格魅力无与伦比!正是因为我们党和毛主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团结带领亿万民众在解放、建设大道上奋勇前行,建立新中国,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才在短时期内创造了“治国平天下”的世界奇迹!
“欣赏别人”与其说是一种态度,不如说是一种立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更可看清我们该往哪走、做什么、怎么做。
末了,要提醒那些好“嫉贤妒能”者,历史是唯物的全息照片。我们的才智、能力、贡献多大、有几斤几两,均在照片中有自己的位置,不要为本可蹦高一下的影像因“羡慕嫉妒恨”而“闪了火”!
编辑:刘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