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又一座标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程碑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7-29 15:14:45

历史记住的永远是那些划时代,有新的创造、新的思想,有开创意义的会议。

在火热盛夏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划时代会议。

绘就改革宏图,再启时代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统领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指导原则,聚焦管总的、管大的、管根本的重大问题,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勾画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坚毅笃行的改革蓝图,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绘就了气势恢宏而又清晰具体的改革画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致广大而尽精微,一子落而满盘活。这份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宣言书、动员令、路线图,前引言,后结束语,内容条目通篇排序,主体包括三大板块,共15个部分,分门别类开列60条。可谓提纲挈领、凝练深刻;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改革成色更足、改革味更浓。既明晰了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字里行间又充满谋划改革、推动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从中能读出风起云涌的改革形势,读出系统科学的改革韬略,读出直击问题的改革导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卷中,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件,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在统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放眼全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接续推进的改革开放这场中国伟大的第二次革命,绘就了壮阔恢宏的历史画卷,创造了世人惊叹的人间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总目标一以贯之,主题十分明确。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正徐徐铺展新的图景,一条通向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从脚下伸向远方。今日蓬勃之中国,正雄赳赳、气昂昂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

风生水起逐浪高,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在接续奋斗中又掀开新的一页;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又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三中全会,在中华儿女心中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这是中国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为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作出谋划部署。

山一程,水一程,一路风雨一路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46年前,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序幕,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印刻下国家命运的历史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改革”。

——11年前,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时代气势如虹的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的史诗般的伟大成就,是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崭新局面。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全面深化改革”。

——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战略意义、世界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必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又一座标注时代的里程碑。当前和今后这个关键时期的关键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改革开放作为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从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到开辟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再到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势如破竹、有序推进的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大写的“人”字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惟有人民,包括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依归。

时光是忠实的见证者,人民是伟大的书写者。站在历史的山巅回望,党的这三次三中全会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都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以往所有社会历史的规律,并科学地预言了今后社会发展的蓝图。马克思主义在创立过程中同时也创立了观察社会和历史的方法,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总结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策略、改革动力、改革方法等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丰富、最为生动、最富创意的组成部分,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不断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开辟新境界。

博大精深的新思想、波澜壮阔的新征程,是改革理念创新、实践创新的沃土。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抓到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共产党人前行的决心矢志不渝。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蕴含着历史的再接续、时代的新图景。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需要较真碰硬,久久为功,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

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是一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探索,是一场基于新时代特征的接续奋斗,是一条充满实干兴邦精神的奋进之路,何其艰巨又何其伟大。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道出了新时代改革者的坚定: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要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动真格、敢碰硬,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出发。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对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未有穷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深入浅出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生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要志不改、道不变,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一定能目标笃定而蹄疾步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就一定能汇聚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力,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改革潮起,击鼓催征。在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基础上继续前进,我们底气十足、信心满怀。


编辑:李序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