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官秀镇专栏|人啊,得懂感恩

作者:官秀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7-31 17:06:14

感恩是个很古老的话题,也是个很现代的话题。此话题古往今来从未断过,说者众多。

近期又一则图文并茂的新闻在网上疯传。说在河南某地一周姓先生在河边散步,突见一儿童坠入河中。面对此景,周先生毫不犹豫纵身一跳,成功将儿童救起。然而,当周先生将儿童安全送至岸边后,自己却陷入了危险的淤泥中。令人心寒的是,那位母亲看到自己孩子被救上岸后,竟然拉着孩子转身就跑,没留下一句感谢的话,更没有呼唤他人救助周先生。万幸河边有好心人路过,他们及时伸出援手将周先生从淤泥中救了出来。周先生尽管脱离了险境,但心中却充满委屈和不解,他质问:“我为了救你的孩子,不惜冒险跳入河中,你为何在我身处险境时冷漠离去?”

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在当地引发了一场人性和道德的大讨论,也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此时我想到了另一起更恶劣的事例:天津一便衣警察看见一老大爷过马路时摔倒了,立马过去把大爷扶了起来,并拨打120叫来了救护车。由于大爷身边没家人,这位警察把大爷护送到医院,并垫付了检查费和医药费。但万万没想到,待其家人赶到医院时,这位老人不仅不感谢便衣警察,反说警察碰到了他,并和家人一起向警察索要1万元。警察火热的心一下凉透了。为了还原真相,于是打了110报警并调看了录像,这下真相大白了:原来老人摔倒时,警察离老人有三四十米远。

警察将这位老人及其家属以敲诈勒索罪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万元精神损失费。官司打赢了,警察拿到了这笔赔偿款,全部捐给了福利机构。警察说,我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这些钱,而是给那些肆意妄为的人一个教训,告诉他们邪不压正。

近年来,类似事例并非一例两例三例四例。当然,这并非生活的主流,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对世间不知恩不感恩者说说鄙人之见之感。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这是人们常喻之为“感恩”的一句话。知恩感恩是生之为人独特的感情,是不分国家地域种族共同的价值观,被视为人性最起码的思想品质,是人人应坚守的社会道德准则。因为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没有一个人能独立生存。从“人”字一撇一捺便可想而知,人要生存和发展,便要互相依存、互帮互助。人人都知恩感恩报恩,社会才能形成正能量的循环。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感恩”文化源远流长。1800多年前,“感恩”一词就出现在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第五十七卷的一段文字中:“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可见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而言,自古就把感恩视为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而且把知恩图报理念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有着太多太多有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吃水不忘挖井人”等古训成语。在感恩文化的滋养下,在浩瀚的历史岁月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知恩图报的动人故事:汉朝开国元勋韩信自幼父母双亡,衣食无着,在河边钓鱼为生时受一妇人一饭之恩,功成名就后,寻到这位老太太,用一千两黄金来回报她。这“一饭千金”的故事自古至今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唐朝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看似是母爱的颂歌,实则是诗人感恩母亲的深情和肺腑之言。再有人们熟知的“衔环结草”“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知恩感恩报恩典故,这些都是万千知恩感恩报恩故事中沧海一粟。

“知恩感恩”是人世间永恒的美德,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修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有人说,人生在世,缺什么都不要缺德,丢什么也别丢了人品。这是人性之语,笔者举双手赞同。生活中,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千万不吝谢意,更要铭记别人的恩情,能够回馈时不遗余力,只有这样,人们在这一往一来中,将善意播撒开,人间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愿你我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编辑:熊冬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