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习语暖巴渝|毛相林: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笑声喝彩声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06 09:41:52

“加油干,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这样嘱咐道。总书记念兹在兹、心系下庄,这让毛相林倍受感动、鼓舞,也更坚定了他要把下庄建设好的决心。

地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曾是一个与世隔绝、贫穷落后的小村庄,这些年来,在党和国家政策指引下,下庄人民不畏艰险、众志成城、同甘共苦,在乡村治理方面探索出“忆、说、立、疏”四步工作法,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思路举措,整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忆”奋斗岁月,“下庄精神”聚民心

下庄村地处山谷底部,四面绝壁,从谷底到山顶的距离达1千多米,被称为“天坑村”。1997年之前,村里人要出村,就要在接近90度的悬崖上攀爬。

QQ_1722907692882.png

“我记事以来到1997年,我们村已经摔死了23个人。外地的姑娘也不愿意嫁进来,我们本地的姑娘也不想留下来。”当时任下庄村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回忆道。

没有路就没有出路,1997年腊月初八,立志改变村庄命运的毛相林带领108名下庄人在绝壁上打响了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开辟一条下庄村通往山外的路。

2004年4月,历时7年,下庄人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绝壁天路”,铸就了“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近年来,下庄村大力弘扬下庄精神,引导村民从奋斗岁月中汲取力量,增强凝聚力。不仅建立起下庄陈列室,收集展示下庄人自发在绝壁上凿出“天路”的珍贵照片、雕塑、实物1000余件(张),组织拍摄《“天路”上的下庄人》“下庄精神”主题宣传片、《下庄人》全纪实纪录片,创作录制下庄精神歌曲《大道沧桑》《绝壁上的雕塑》MV;还组织巫山县党员干部到县委党校下庄校区学习,接待各地学习团体14.6万人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巫峡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巫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说”发展变化,“愚公讲堂”汇民智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人的品质不能丢,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能止步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还要走好振兴路,迈上幸福路!”路修通后,参与过修路的下庄村民时常这样告诫后辈。

于是,下庄村引导村民主动出谋划策,共同推动下庄发展。

为了畅通大家“说”的渠道,毛相林家的老屋被改造成为“愚公讲堂”“乡情馆”等,搭建起“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学习、议事平台,鼓励村民围绕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集体经济、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主题说建议、谈看法、提意见。

QQ_1722907751141.png

不仅如此,下庄村还努力创新,形成“专家现场说”“广播无线说”“信箱书信说”等汇智新形式。近年来,下庄村开展以发展为主题的说事会30余次,实现下庄常住居民全覆盖参与,提出“保护耕地红线”“整治无事酒”等有效建议意见20余条。

“立”制度章程,“村规民约”导民行

先凿“出山路”,再通“致富路”。

多年来,下庄村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天路”修好后,柑橘更是成为很多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期盼,更有效地把群众组织起来,成为毛相林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因此,下庄村党支部召集村支“两委”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结合竹贤乡党委征求司法、民政、土地等各部门意见,形成《下庄村村规民约》9条,全体村民签约遵守。以鼓励村民自治的方式,教育引导全体村民弘扬社会新风正气、传递道德正能量。

村党支部还结合乡风文明要求,设立红黑榜4个,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3个;组织县内文艺专家,深入下庄村家家户户了解采风,拟写家风家训150余条,鼓励村民将家风家训制扁上墙,公开接受监督,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大大提升。

“疏”矛盾纠纷,“老毛工作室”解民忧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如何有效化解群众矛盾,让百姓遇到问题有地可说,这也是下庄村干部群体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于是常态化开展群众调解工作的“老毛工作室”应运而生。

“老毛工作室”以毛相林同志调解群众纠纷为基础,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基层调解,加强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自组建以来,共计调解民意纠纷120场。

与此同时,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梳理形成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个,办理柑橘管护、培训、健康义诊等民生实事70余件。

QQ_1722908057265.png

此外,下庄村还成立了“老毛宣讲队”,吸纳竹贤乡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和“竹贤乡贤”“下庄名嘴”等优秀本土人才加入,通过多元化的队伍、大众化的方式、分众化的平台,深入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自成立以来,“老毛宣讲队”深入基层开展常态化宣讲80余场次,基本实现竹贤乡全覆盖,受众达1500余人次。

近年来,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认真实践“枫桥经验”,实现数十年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毛相林认为:无论是问天要路,还是摸索探路、乘势赶路,只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就一定能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笑声喝彩声。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