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明华专栏 | 出道之困①“三个基层书记的实验告诉你,农产品离市场有多远”系列报道
作者:颜明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13 20:05:15编者按:
从4月底至8月初,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当代党员》编辑一部主任,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开州区满月镇满月村第一书记颜明华与另两位曾经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了一场农产品从实验田到示范地再到菜篮子的产销实验。
此次实验虽然仅着眼于一粒玉米的个案,但力争揭示山区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赶赴市场的普遍规律。实验者忠实记录实验全程并加以思考,形成系列特别报道“三个基层书记的实验告诉你,农产品离市场有多远”,以期对山区农业发展有所助益。与此同时,实验者更想强调,各级干部具备探知社会底层逻辑的认知,对于服务民生和推动发展何其重要。
本期推出系列报道之一“出道之困”。
“博导的玉米”
我承认,第一次遇见柯剑鸿,就打他“主意”了。
柯剑鸿:
研究员,博士后导师;
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十大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兼武陵山研究院院长;
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原宣传委员,重庆市委办公厅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酉阳县花田乡花田村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柯剑鸿是重庆市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开州区满月镇工作队程鹏引荐到满月镇的。程鹏说,目的在于,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群众增收的切实路径。
柯剑鸿和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功能研究室主任蔡治荣等5名团队成员,研发了鲜食玉米新品种“渝甜糯990”。
2023年,重庆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提供了100余个杂交组合参加国家、省市级区域试验、多生态鉴定和比较试验等,最终5个组合成功通过品种审定。
其中,“渝甜糯990”被遴选为2023年重庆市玉米主导品种,还在北京获评“最受欢迎鲜食玉米”。
我想,一个行业领军人才研发的产品,品质必定上乘,而且,他的诸多光环本身就是IP。
“博导的玉米”——初识还在握手寒喧时,我就想到这样一个“噱头”。
隐形的“B计划”
玉米、马铃薯、红薯,传统“三大砣”是满月村种植业的基本盘。跟传统农业产区一样,农民种这“三大砣”多用于喂猪,其市场转化模式是:辛辛苦苦种一季“三大砣”,再当作饲料辛辛苦苦养一年猪,然后再卖猪。
如此生产模式下,“三大砣”不仅产品价值生成周期长,而且在粮猪价值转换中被部分消耗和隐藏,同时,村民的劳动价值也在粮猪价值转换中被部分消耗和隐藏。
如此,农村粮猪二元结构总是循环往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要义,农产品能卖好卖,是产业振兴之要义。卖不出手,一切白搭。
而农产品难卖好、卖好农产品难,跟农村市场体系、市场化程度强相关,也跟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强相关。
我曾在七一客户端写过一篇专栏文章《干部懂市场,乡村才振兴》。我的主要观点是,无论是身在谋划产业布局的宏观部门当干部,还是在乡村指导引导农民的基层干部,如果自己都不懂市场,难免瞎指挥瞎折腾。
在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基层干部距农业生产最接近的岗位上,我决定做一个实验:通过引导村民种植并销售新品种,看看农产品离市场究竟有多远?
镇上给柯剑鸿安排的实验基地并不是满月村。经我游说,柯剑鸿同意给我们免费提供种子。
我策划了两个计划:A计划,1+1;B计划,2+1。
“1+1”,是我和前驻村第一书记柯剑鸿;“2+1”,是我和柯剑鸿再加上一位在开州区任过乡党委书记的本地干部,那是在A计划失败时,确保实验持续下去的最后一张牌。
起初天真地以为,“博导的玉米”,品种好,一切都好。
没见过、没种过,不敢试、不想试
村委会门前的公路过往车流量大,公路两旁有大片平整土地,如果用来种植新品种,示范效应、宣传效应应该都杠杠的。
但村干部说,这几片地“想都不要想”。前几年,镇里想流转这些好田好土来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但因为零星几户农户思想不统一,个别户对流转费期望值太高而流产。
我和村委会综合服务专干张浩、驻村工作队队员刘胜,只有在村里其他地块寻求突破,然而在发动村民时频频碰壁:
“没见过、没种过,不敢试、不想试。”
“长不出来怎么办?风吹倒了雨打坏了怎么办?”
“包不包收?托不托底?”
为了把实验进行下去,我承诺:“如果品种失败,或遇自然灾害,我自掏腰包托底;如果长势较好,按当地市场价回购。”
村民们还是迟疑。
连续几天入户动员,最后,在满月村土生土长的张浩左一声二婶右一声幺姑,一些看着他长大的人,终于说“试一试嘛”。
我大叫一声:在农村这个传统熟人社会,人情无敌啊!
新的问题又来了。新品种种植必须成片,两三百米范围内,只要有一户种其他品种,就会导致新老品种串粉而影响品质。
接连考察了好几个地方,但每一片总有个别户不敢尝试新品种,导致整片动员不起来。
新品种“出道”有多难?
满月村村委会综治专干郭静早年在镇农资站工作,他说,农民必须眼见为实,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两三年才能推广开去。
最终,我们在全村拉网排查,物色居住最掉角的蓝禄友、张德顺两户,他们各有两亩地偏于一隅,两三百米内没有其他农户的庄稼地。
动员蓝禄友很顺利,他年轻,肯干。动员年过七旬的张德顺费了些口舌,他的担忧跟其他村民一样。
在张浩作为村干部和“张氏大姓”后代身份的担保下,我跟张德顺签了协议:不管种植成功与否,我自掏腰包保底2000元;如果长势可以,按实时行情收购,产值超过2000元归他所得。
虽然只有两户,但只要他们今年成功试种并顺利卖出去,明年的规模发展就好办了。
4月中旬,柯剑鸿赠送的“渝甜糯900”种子,终于在蓝禄友、张德顺的庄稼地里“落户”了。
种是种下去了,接下来又怎样呢?
编辑:汪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