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秀镇专栏|也说“面子”
作者:官秀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16 16:20:10笔者“也说”,是因为90年前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曾写过《说“面子”》一文。
这篇名作发表在1934年的《漫画生活》月刊上。文中有一笑话:“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扳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人问他‘说什么呢?’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看后,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对那些爱面子反而丢面子的人极大讽刺。
面子,脸也。人活世上,谁都想有个光鲜亮丽,让人认可、尊重、赞赏的脸面。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墙头活的一把泥”“人要脸,树要皮”“人怕没脸,树怕没皮”“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就是人对面子的爱惜、重视,丢不得。
国人爱面子,重面子,争面子,古今如此。是好是坏,是褒是贬,还是两者有之,这里姑且不论。但从鲁迅先生《说“面子”》一文,以及文中“小瘪三”那让人发笑的言行,笔者油然想到了当下一些地方单位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就拿老城改造来说吧!一些街道行政部门,为了扮靓老旧楼房街巷,让老旧街区有一个光鲜亮丽的“面子”,给掌权者“争光”(政绩),有关部门不惜人力财力物力,每隔三年五载便来一次“面子工程”——对外墙进行或粉刷或装饰。去年暮春,某地老旧楼房居民住地,幢幢楼房又被钢管丛林和安全网包围了起来,人们知道这又要给楼房脸面“化妆整形”了。居所旧貌换新颜,看去是好事,然则,居民并不叫好,相反微词多多,有的说,“又要过几月、半年,甚至更长的‘鸟笼’生活了”;有人讲,“居所被钢管从林围着,阻挡了视野,给人以压抑感”;有人语,“本来人行道就不宽,钢管丛林把人行道占去了大半,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更主要的是,为了打造新的“风景线”,沿街底楼店铺“脸面”全部“毁容”,拆除重修。而拆除后几月半载也不见动工,店面伤痕累累,影响商家生意。而使业主意见最大的是,一些店面拆除后,由于没了挡雨棚,卷帘门祼露在外,日晒雨淋,生锈变形。一些正在出租的门面,由于店面拆除没有复建,无法出租,给业主带来经济损失。业主常常与相关部门“理论”或上访,影响社会和谐。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一些老旧楼房、街道进行适当“包装”,让百姓生活得更舒适,人们还是赞成拥护的,关键是既要争“面子”又不丢“面子”。如何做到“既争”又“不丢”?这是社会之问,是手掌“公器”者的必答题。只要答卷人交出了阅卷人(百姓)满意的优秀答卷,即把“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这“面子”就争得值,争得好,百姓就会拍手称赞。“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在“面子工程”中,主政之方,应抛弃“我的地盘我作主”的专权霸道执政理念,不当“剃头挑子一头热”,尊重民意民愿。在施工中讲究科学,注意方法,尽量减少“面子工程”的负效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百姓在“面子工程”中获得好处,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一句话,在“面子工程”中既不扰民又不损民,或少扰民不损民,让老百姓得实惠,人们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打肿脸皮充胖子”、“鼓起腮帮充肥佬”,只关注“外面的墙”,不关心“墙内的人”,离开民心,脱离实际,违反科学、法规,诸如前些日子上了热搜的安徽淮南市经济体量靠后,却修12车道豪华马路;贵州独山县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的贫困县,举债400亿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景观;湖北荊州市巨型关公雕像反复折腾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仅要否定,而且还要口诛笔伐,不然就会地动山摇。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面子”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自尊心的反映,另一方面是虚荣心的表现。作为共产党人,人民公仆的“面子”,只有为民造福,给民实惠,获得百姓认同的“面子”才是真正有“面子”。而那些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面子”,不仅无“面子”,而且还会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小瘪三”给人以笑柄,甚至留下历史骂名。
编辑:熊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