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引发全市各界热议
作者: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彭宇
文章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发布时间:2024-08-20 06:57:318月19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在各市级部门、区县、高校院所、企业等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推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市级部门
迭代重塑市域科技创新体系
“要坚持创新制胜、人才引领、改革突破协同发力,迭代重塑市域科技创新体系!”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走出会场时,深感重任在肩。他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抓好科技体制改革、科创资源汇聚、创新主体培育、科创人才引育、原创成果产出、成果转化应用,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迭代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凝心聚力打造四大科创高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表示,全市经信系统将持续做大做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企业主导型产业创新综合体,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力争到202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战新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至36%、2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2%,努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产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在建设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上实现重大突破。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将聚焦我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深入实施“教育强市区县行”,推动高校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走进区县、走进园区、走进企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区县
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江北区委书记滕宏伟表示,江北区将锚定“科技兴业之区”目标,做好创新策源,推动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研发攻关,高质量打造网商产业园等科创载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发展;做强企业主体,全力支持长安汽车、润际远东等研发大企、强企高质量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招大引强,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做优环境培育,引导辖区500余家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文章,迭代“百千万”联系服务经营主体全覆盖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一件事”机制,营造最优科创生态。
涪陵区委书记黎勇表示,涪陵区将以“产业+科创”为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涪陵高新区、白涛工业园区为主阵地,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涪长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区建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建强资金链、人才链,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坚持产业所需、企业所求精准引才,全面增强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着力提升‘355’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区。”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表示,下一步,荣昌区将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揽,发挥成渝腹心战略区位优势,建好用好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荣昌辨识度的科技创新成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构建“2335”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高校院所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此次大会的召开,为重庆科技创新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西南大学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做大做强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标志性创新基地,持续开展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新篇章贡献西南大学的科技力量。
重庆师范大学校长王国胤表示,作为开展科技创新和培育未来教育家的重要基地,重师将紧密围绕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争创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加快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助力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利用数学、特殊教育、科技考古等多学科优势,加强交叉研究与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建设现代化新重庆贡献重师力量。
市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愚表示,下一步,市科技研究院将以加快实施事企分离和科研院所深化改革为契机,实施研究领域、组织架构、人才结构、体制机制“四重构”,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聚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构建贯通应用技术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覆盖产业技术创新链全过程、全要素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活力、人才实力和发展绩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们要努力打造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农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市农科院院长苟小红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市农科院将大力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深入实施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工程,围绕耕地保育、山地农机、智慧农业等领域,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更多“硬核”科技成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企业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此次科技创新大会再次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这让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白一波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负责人,他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白一波说,党的二十大以来,鑫景玻璃发展迅速,目前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市潜在独角兽企业等荣誉和资质,正在积极推进上市。下一步,他将带领团队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昂扬的斗志,打造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和管理体系,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广泛开展合作,为实现国产特种玻璃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为中国电科在渝布局的企业,我们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颖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构建内外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强链补链,成体系布局推动芯片全产业链能力提升,逐步建成国际先进的模拟集成电路工艺能力;坚持创新超越,前瞻布局量子信息、智能传感、光电集成等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集智攻关推动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坚持做强做优,深化“四链”融合,高标准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