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改革路径
作者:张华 唐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26 09:47:1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好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枢纽作用,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更好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服务。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健全完善“大思政课”格局,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加深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加强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建设,积极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化研究生专业学位改革,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有的放矢地培养软件工程师等重庆急需紧缺人才。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创新培养机制,不断探索完善科研成果进教材、技术开发进实验、实践案例进教案、行业专家进课堂模式,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和产业平台,依托大型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任务培养创新人才,推动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协同育人。要加强学生留渝就业创业教育。整合学校及相关部门的力量和资源,通过融入课堂、进入校园、走近学生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准确了解重庆发展优势、留渝就业创业政策礼包等信息,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到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来。
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
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体现在有效提升服务国家能力上,要把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提升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能力。构筑高质量学科体系。紧扣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需要,以“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更多“高原”学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力开辟适应与引领智能时代发展的相关学科新领域。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深化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建设,形成支撑学科交叉的良好生态。构筑高水平科研平台。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行业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等领域,主动参与重庆金凤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明月湖实验室等“重庆实验室”建设,联合知名企业打造国家技术工程中心,持续推动国家部委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科创平台建设,打造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应用一体化场景。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坚持人才强校,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工作机制,按需设岗、以岗定责、按岗聘用、人岗匹配,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协同强化各类各层次人才引育机制,聚力打造合理的人才梯队。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二者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高校这一角色至关重要。要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深化有组织的科研机制改革,改革大团队协同攻关、探索“揭榜挂帅”等科研组织模式,建立人才特区、科研特区和项目特区,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聚焦集成电路、基础软件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结合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升级需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当好企业的“解题者”和“服务者”,积极联合企业承担项目、承担企业项目、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要健全融合协作机制。创新“产学研”协同机制,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和国际化合作,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健全完善与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园区等多方共建联动机制,加强校地共建创新研究院内涵建设,优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布局,大力推动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要完善奖励激励制度。创新科研评价方式,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实行分类多元评价改革,把人才培养效果、科研成果转化效果、创新创业效果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内容,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引导科研工作者协同攻关,沉下心来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甚至颠覆性研究。
作者分别系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龙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