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党刊年会暨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综述
作者:吕亚娟 王婷
文章来源:《传媒》发布时间:2024-08-31 12:01:15
仲夏北疆,正值“千里江山绿,四野草色青”的壮美景色。7月16日,由中国期刊协会指导、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办,实践杂志社、赤峰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24全国党刊年会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的实践”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杨树弘,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副主任委员陈广腾出席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田瑞华致欢迎辞,内蒙古实践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李洪才主持会议。全国40余家党刊社负责同志和全媒体记者12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
党刊年会上,中国期刊协会公布了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新入会会员单位名单,通报了2023年度全国党刊优秀作品评选情况。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的实践”主题调研采访活动领队授旗。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国祥向参会人员作了中华文明探源成果专题讲座。
学习交流,互相借鉴。来自全国各地党刊工作者紧紧围绕推动党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深入探讨推动党刊向融合纵深发展之策,交流成绩经验、探讨思路对策、凝聚力量共识,携手谱写党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向新而行”,探索党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本次党刊年会是在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也是在我国期刊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刊要如何担好新使命,笃定“向新而行”,成为年会的研讨热点。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张怀海表示,党刊要带头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策划选题,开展深度采访和权威解读,掀起宣传报道热潮。张怀海提出,党刊要高举思想之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政治家办刊原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和通俗化、大众化宣传普及;要强固立身之本,聚精会神做好主题宣传,坚持人民立场,加强议题设置,创新话语表达,多刊发富有神采、直抵人心的好作品;要涵养创新之风,促进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塑造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精心打造有“网感”、有时代气息的融媒体产品,有效引发干部群众共情共鸣;要筑牢人才之基,强化办刊重要支撑,引导党刊记者编辑深入学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说实话,全面提升党刊人才竞争力。
“党刊事业要在新形势下深化主题宣传创新,突出重点,做强内容,加强创新,多接地气。”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表示,要深化期刊改革创新,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心策划和推出一批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专栏、专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内容生产机制改革、薪酬和考核制度改革,推动期刊出版集群化发展。要深化媒体融合创新,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突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要加强前沿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要强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做好知识服务,推动期刊业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杨树弘表示,党刊已迈上拥抱数字时代、深度融合转型的新征程,党刊全媒体的融合发展从内容建设、技术支撑、服务模式和机制改革上也呈现出新特点、新场景、新功能和新动力。在新质生产力驱动和赋能下,要创新党刊全媒体话语传播新体系、连接党刊全媒体生产传播新场景、开启党刊全媒体治理服务新模式、激发党刊全媒体融合发展新动力,共同见证新时代党刊的高质量发展,共同续写党刊与党和人民坚定同行的华彩篇章。
打造精品,推动党刊主题宣传出新出彩
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党刊是党的奋斗历程的同行者、见证者和书写者。本次全国党刊年会的一项重要成果是评选出2023年度全国党刊全媒体优秀作品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全国党刊全媒体重大主题联合报道优秀作品,共有来自全国53家党刊社报送的1049件作品参与评选,最后评选出900余件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实践厚度、情感温度,“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全媒体产品,是全国各地党刊交出的满意“答卷”。
主题重大,呈现时代感。《今日浙江》推出“循迹溯源”系列文章,组织省、市、县三级党刊(报道组)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走过的足迹,走进淳安县下姜村、宁波舟山港、安吉县余村等22个地方,以百姓视角挖掘讲好党员干部感恩奋进的生动事迹和鲜活故事,与浙江省委“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重点宣传活动同频共振、合成声势,为浙江全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群众杂志社推出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在前列看江苏”系列短视频报道,这组系列短视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媒体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现江苏上下一心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每个视频都重在用时尚化的影像展开江苏落实总书记指示创新实践的理论阐释,围绕高质量发展“走在前”的责任使命,多维度全方位报道江苏对总书记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
理论精深,体现思想性。《新湘评论》刊发的《用轻量化叙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一文,提出以“轻量化”叙事,对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手段和语言方式进行适度、合理的轻量化创新,从轻量化场景时代的传播大趋势、守正创新是轻量化传播的内在要求、理论传播如何做到轻量化叙事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理论传播能力的原则、方法和路径。《前进》刊发的《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经验探析》一文,总结了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的五点经验,在系统梳理新时代党内集中教育特点的同时,总结其所取得的经验启示,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时代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技术赋能,展现融合度。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设计的“四川省公益广告”小程序是全省首个在移动端建立的公益广告数字资源库,不仅丰富了面向全社会开展公益宣传的形式,还为全省各级公益广告播出平台获取公益广告资源提供了便捷通道,成为四川省开展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资源数字平台。当代陕西杂志社聚焦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创新实践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充分发挥链接党心民心桥梁纽带作用,倾力打造了党群互动平台《问政陕西》专栏,坚持移动优先、全媒发力,实时交互,以网站PC端、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为主要刊播载体,网上“指尖”聚民意、问民需、听民声,网下“脚尖”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这一专栏推出的“向总书记报告”系列报道在形式上运用图文数据结合的形式和动画效果的技术手段,展现了陕西在乡村振兴、经济、文化、教育、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和贡献,为用户提供了具有互动性、趣味化的体验,获得广大网友的好评。
传播广泛,提升感染力。前线杂志社推出的融合报道产品《中轴文明 大美气象》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全平台以及前线新媒体平台同步首发,北京市属主流媒体重点推荐,“学习强国”主平台和北京平台分别开设专题,“学习强国”平台专题浏览量超千万,全网总浏览量超2亿;在北京地铁所属全部16条线路车站和车厢电视持续播放两个月以上,有效覆盖1亿人次。同时,还同步翻译制作英文版、日文版,借助海外主流媒体渠道进行国际传播,总浏览量超 50万,互动量超10万。当代江西杂志社“红色基因”栏目聚焦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结合江西元素,每期刊发一到两篇红色主题类文章,其中,《毛泽东与古柏的深情厚谊》《毛泽东作寻乌调查前后》《飞夺泸定桥的江西勇士》等3篇原创文章先后被《学习时报》全文转载,《再读方志敏》《毛泽东铜鼓月形湾机智脱险前后》等多篇文章成为红色文化类“爆款”产品。
联动融通,凝聚党刊合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近几年,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统筹作用,开展主题调研集中采访,党刊方阵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以来,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相继在河南、福建、宁夏、甘肃、河北、上海等地开展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各地党刊联动发力,全媒体记者用激昂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记录展现着全国各地走进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精神风貌,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本次年会的重头戏,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的实践”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7月16日—19日,各党刊社全媒体记者赴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喀喇沁旗、红山区、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等地深入采访,联动发声,用笔触和镜头讲述内蒙古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生动实践,在调研采访中充分感悟思想伟力和实践力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党刊年会一个新的特点是新增专题讲座环节,特别约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国祥就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开展了专题讲座。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是2400万各族儿女共同的家园。而赤峰市历史底蕴深厚,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地质奇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一应俱全。此次主题调研采访团先后走进赤峰博物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穿越数千年历史,探寻文明源流,了解北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感受多彩文化。
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是把理论讲实讲深讲透的关键,也是党刊工作者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的基本前提。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副总编辑杨安军深有感触地说:“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物以及厚重的中华文明史实让我们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党刊人,我们要坚持党刊姓党,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利用翔实的考古史料宣传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西省委党刊社副总编辑侯英表示:“参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聆听发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让我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认识。”
同时,主题调研采访团也走进了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看各族干部群众如何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出一条党建聚力、文化聚心、产业聚能的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之路;走进了科尔沁沙地防沙治沙工程项目区、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指引下内蒙古的华丽蝶变。
坚持移动优先与多维呈现相结合。每次主题调研,都是党刊队伍的一次练兵。在深入实践中,各地党刊工作者勤于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考、用笔力表达,把握宣传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不仅在第一时间推出图文报道,更聚焦移动端策划推出了多元化的宣传产品向社交网络扩散。湖南《新湘评论》连续推出《博物馆的千年洄游》《在这里,读懂和自然相处的智慧》《不被“定义”的生命力》系列记者手记Vlog,以年轻记者的视角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故事娓娓道来;广东《南方》以漫画手账形式推出《一粒来自八千年前小米的自述》,生动讲述了承载史前文明和农耕文明的敖汉小米故事⋯⋯视频号领衔、深度报道紧跟其后,宁夏《共产党人》推出《总书记来过咱们村》,山西《支部建设》推出《探索塞外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山东《支部生活》推出《一片森林,一场幸福的守望》等通讯,党刊工作者们拥抱新技术,探索新形态,拓展新渠道,用“网言网语”进行轻量化讲述,不断创作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内容,努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也更深。
坚持高效统筹与协同发力相结合。在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的高效统筹下,在承办方实践杂志社、赤峰市委宣传部的精心安排下,主题调研活动开展有序,采访深入。活动期间,采访团一路走来,一同观察,一同记录,一同传播。在记者们的镜头和文字下,北疆大地上一幅幅高质量发展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全国各地党刊全媒体立足优势、同向发力,共同弹好主题调研采访的“协奏曲”,拓展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发出了全国党刊全媒体合力宣传的强音。
这样的协同配合、强力发声体现在每一次的主题调研采访中:在河南,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在宁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实干兴邦;在甘肃,千年丝路古城的发展脉络延续至今;在河北,一曲《团结就是力量》凝聚人心;在上海,“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让城市更有温度;在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遍布北疆深入人心。
躬逢盛事,愈显党刊初心使命。2024年党刊年会的召开使得各党刊社共同见证了新时代党刊的高质量发展,鼓励大家未来继续提升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而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各党刊社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以笔为犁千秋业,重任千钧再出发。期待全国各地党刊同仁为奋进新征程的党刊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共识,探索更优路径,谋求更大发展。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