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听听7位中外记者分享参与“一带一路”采访中的动人瞬间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31 19:31:238月31日,在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开幕式的“媒体使者”讲故事活动环节,来自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根廷等国家的记者向现场嘉宾分享了自己在参与“一带一路”采访中的动人故事。
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宦翔:丝路上的幸福故事
宦翔是一名90后记者,他远赴叙利亚,在战乱动荡中坚守32个月,为和平与发展鼓与呼;他深入巴基斯坦、埃及、希腊,采撷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的新美浪花。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曾是一个方圆数公里内找不到一所小学的小渔村,长期受到贫穷困扰。2016年,中国捐建的当地第一所小学——法曲尔小学落成,350名儿童从此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宦翔说,为支持建立学校,当地一位老人穆哈迈德捐献了自己价值900万巴基斯坦卢比(约合55万人民币)土地。
穆哈迈德告诉宦翔,以前孩子们不得不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他说:“我很感谢中国为我们建设了一座很好的学校,这将为孩子们创造光明未来。”
这样的幸福故事宦翔在采访中还遇到很多。对此,他深深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给当地许多人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宦翔表示,作为国际新闻工作者,将继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幸福故事,讲好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故事。
保加利亚《言论报》国际部主任塔尼亚·格鲁赫切娃:我在中国学的重要一课
2023年2月,格鲁赫切娃受邀到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参加为期四个月的记者交流项目。在此期间,她撰写了《四个月零二十二天》一书,书中详细描述了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及来自52个国家的61名记者如何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格鲁赫切娃坦言,自己首次到访中国,从中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并不存在“小国”一说。“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无论其所在的大陆、发展水平、种族或宗教背景如何,都非常重要。”
格鲁赫切娃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举措之一。格鲁赫切娃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举措之一。格鲁赫切娃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举措之一。
格鲁赫切娃看来,共建“一带一路”正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举措之一。
她介绍,过去十一年间,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数不胜数的道路、铁路、港口、机场、医院、学校,拔地而起。来自不同大陆的人们紧密相连,享受着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分享中格鲁赫切娃提到了一首著名的保加利亚歌曲,歌词中有一句“如果你曾给过一个穷人一些面包或你如果在生活中有所付出,便没有白活”。而她认为,在给予方面,中国无疑是最好的老师——不仅仅是物质,还有在政治和改善生活方面的千年智慧和典范。格鲁赫切娃表示,将把自己在中国看到的、学到的带回保加利亚,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郑开君:矿山上开出的郁金香花海
郑开君通过分享过去几年中他在许多国家看到的美好变化,表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取得了众多务实合作成果。
今年5月,他在塞尔维亚一个叫博尔的城市拍了一张照片——一片郁金香的花海。这不是在花园或公园里拍的,而是在一座矿山边。
六年前,那里根本不是现在这样。彼时,这座百年矿山因污染和管理问题陷入困境,当中国专家向当地人展示“现代化绿色矿山”运营的图片时,员工克里斯蒂安和他的同事们半信半疑地说:“这是不是软件‘修’出来的?”
他说:“六年后,他们自己就站在这仿佛‘修图’一样的环境里。”过去几年里,郑开君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卢旺达等地,见证了很多这样的变化。而他则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给记者们提供了用更美好的哲学和更富同理心的方式看世界的机会,让大家去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呈现更多可能性,讲述更多相融相通。
“‘一带一路’倡议的是,你我相通,成人之美。”他表示,作为有责任感的记者,应该帮助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消除误解和低估所带来的无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认知鸿沟。
埃及中东通讯社执行主编、编委、内阁新闻部主任艾曼·卡迪:在中国,延续的壮志和梦想从来没有边界
艾曼·卡迪是一名埃及记者,因工作需要,他在过去32年里走遍了世界众多国家。在他心中,担任中东通讯社北京办事处主任那段时期的经历尤其精彩。他直言:“在中国的经历成为了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我曾经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一样,除了看到不公的媒体和好莱坞电影中的刻板印象外,对中国一无所知。”艾曼·卡迪说,直到2011年4月4日,他第一次来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才发现,“你听到的、读到的和你亲眼见到的大有不同。”
他表示,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外国人到北京、上海、成都、义乌等地的感受都不相同。比如在江苏的华西村,农民拥有工厂、船只、油轮、私人机场、国际酒店,有农民居住在“金顶建筑”里。他也发出感叹:“中国充满奇迹”。
在艾曼·卡迪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体现了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这个梦想中的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尽管科技进步、经济强大,中国仍在为人民谋求更加美好的未来和更加完善的生活品质。
“在中国,延续的壮志和梦想从来没有边界。”艾曼·卡迪说,他在中国工作的经历激励着他思考如何从中国独特的经验中获益,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中国开展合作,为他的祖国埃及服务,他也希望中埃之间的友好合作及互惠互利能够长长久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周迦昕:在冲突报道中展现中国媒体立场
周迦昕曾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和美军撤离阿富汗事件中参与一线报道。活动现场,他分享了如何在冲突报道中展现中国媒体立场。
“美军撤离一周年之际,在喀布尔最大的一处难民安置点,让我真切体会到美军及其盟友给这个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还没走进纳乌祖拉家的院子,你就会闻到酸臭的泔水味儿,这其实就是两个敞篷的牛圈。纳乌祖拉就靠每天开三轮车收集泔水喂养两头租来的牛,一个月赚大概400块钱人民币来维持全家六口人的生活。”
周迦昕说,牛圈正是纳乌祖拉一家逃避战乱住了七年的地方,也是千万阿富汗难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关于人权的叙事长期以来被西方媒体控制,与西方黑白颠倒的媒体叙事抗衡、用真实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争得话语权是CGTN国际传播担当的重要使命。”周迦昕说。
俄乌冲突爆发后,周迦昕作为首批抵达基辅的总台记者,一方面真实记录老百姓的苦难,一方面更加关注历史叙述与和谈的现实意义。在加沙,周迦昕和同事在约旦河西岸被以军轰炸的清真寺和居民楼倾听巴勒斯坦人的愤怒,也在耶路撒冷倾听以色列历史学者的期许。
“身在国际传播的一线,我有责任用真实和道义向全球受众提供全面、公正的报道,传播中国‘命运与共’的价值追求。”周迦昕说,他将继续坚守国际传播使命,在新闻一线为观众提供全面的真实的世界和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叙事。
阿根廷《关键中国》节目记者、出品人西尔瓦娜·劳拉·雷迪沃:我是听着中国的故事长大的
西尔瓦娜·雷迪沃的职业生涯,深受其祖父信仰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她在西班牙从事了12年的戏剧工作,还制作了专门介绍中国和亚洲的视听节目,以广播形式通过《关键中国》节目放送至今。
“我是听着中国的故事长大的。”西尔瓦娜·雷迪沃讲述了祖父加斯顿·雷迪沃与社会主义中国之间的友谊佳话,“他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后来担任阿根廷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54年,在‘人民外交’框架下,他自愿来到中国,想要亲眼看看革命胜利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样子。”
她说,当时的冷战背景下,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知识分子、记者和活动家组成代表团来访,影响其认同中国外交政策的“人民外交”,是阿根廷人学到的中国革命经验的方式之一。
“此时此刻,我就在中国,这个不断努力消除国家贫困、建设世界人民共享的未来的国家。拉丁美洲饱受贫困之苦,极右翼政策正以令人担忧的方式抬头。追随祖父足迹,我致力于传播关于中国的真相。”西尔瓦娜·雷迪沃说,作为电视节目“亚太之窗”的制片人,将进一步致力于促进两国之间的商业交流,并对中国发展进行评论。
“今天能够来到中国,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斗志和专业责任,面对那些为政治利益而撒谎和歪曲事实的人的攻击,我将坚持走报道真实中国的道路。”西尔瓦娜·雷迪沃说。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记者徐潘依如:冰川上的友情故事
徐潘依如是名年轻的网红调查记者。她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揭示事件的真相,为观众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信息。她在海内外拥有超过百万的粉丝,制作的节目曾被两百多家西方主流媒体引用。
活动中,她分享了自己展示真实信息,消除“一带一路”项目误解,建立宝贵的友谊的故事。
“阿根廷是一个能源和外汇短缺的国家。为此,中阿双方达成共识在圣克鲁斯河上共建水电站,为阿根廷及它的邻国提供重要的电力。”徐潘依如介绍说,然而像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一样,它遭到了西方媒体的猛烈攻击,西方媒体声称它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当地18000年的冰川来说将是个灾难。
徐潘依如飞越半个地球,前往电站和冰川所在地,亲眼看到冰川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此,她还遇到了“一带一路”项目的一名当地雇员穆索。穆索对中国记者前来展示真实的故事感到兴奋。他解释说,中国建设电站的资金让气候科学家能够近距离研究冰川的行为,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用他的话说,“中国不是破坏者,而是建设者”。
徐潘依如表示,新闻记者在塑造世界观方面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她始终提醒自己,记者都是由共同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携手共进,便可以讲述聪明、快速、锐利和有远见的中国故事。
共建“一带一路”这条成就无数幸福的阳光大道,记者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来自各个国家的记者,无论使用什么语言、采取什么方式,都是在用心用情,挖掘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丝路故事,记录天堑变通途、“陆锁国”变“陆联国”、发展洼地变繁荣高地的时代传奇,凝聚“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的国际共识。
(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均来自西部国际传播中心)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