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城口沿河乡:推行“五个一”工作法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作者:林孟雨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8-31 19:33:3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行“情况在一线了解、意见在一线听取、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干部形象在一线树立”的“五个一”工作法,从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基层改革工作的发力点、突破点,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办好一件件小事,落实一件件实事,解决一件件难事,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情况在一线了解

坚持“走”字为先,聚焦巩固衔接工作中的住房、医疗、教育、饮水、产业、就业、群众生产生活等10余项民生事项,由10名乡党委班子带头,组织60余名乡村干部、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走访全乡重点对象1000余人及重要场所、重点项目现场80余个。各村、各职能科室建好具体名单后汇总形成《沿河乡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数据铺盖表》1张,构建起“数据共享”的新格局,并进行“日更新、周通报、月分析、年总结”;以接访下访为契机,领导班子带头到各网格、院落阵地开展“周四坐堂”300余次,与村民同坐一根板凳、同喝一个缸子的水,疏通了解群众心声的“神经末梢”;各联村领导牵头召开院坝会50余场,全面了解掌握村情民情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发展、平安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实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做到脚下有路,心中有数,为乡党委政府做决策、定思路、抓落实提供精准依据。

意见在一线听取

坚持“听”字为要,采取线上线下方式收集各类意见。线上通过微信群、电话、县纪委“码上举报”信箱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线下一是借助代表力量,结合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研究制定《沿河乡2024年人大代表调研活动实施方案》,把全乡53名人大代表划分为“农业产业、社会民生、乡村建设、社会治理”4个课题组,让代表跳出“一村一组”,深入一线调研视察6次、走访不同类别群体800余人次、座谈研讨6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2件,提出解决产业发展、民生需求、乡村振兴等措施300余条。二是发挥站点作用,通过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人大代表工作站、网格阵地等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三是发挥党委力量,通过将党委会开到“院坝”“田间地头”,与200余名党员群众代表面对面交流,收集意见建议50余项,并整理形成《沿河乡建议清单》1张,作为今后工作中的“着眼点、发力点”,在后续发展规划中逐步落实回应,不断顺应人民期盼,增强民生福祉。

问题在一线解决

坚持“解”字为核,落实党建统领“141”工作机制,按照“1+6+21+59”网格管理模式,将问题分级分类处理,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00余个,最终实现98%以上的矛盾纠纷调处在一线;由各联村领导牵头,与所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共同梳理本村“疑难杂症”,提出需要乡党委政府协助解决的问题50余个,同时形成初步意见,建好议事清单6张。乡党委逐村召开“党委会”,对现有条件下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详细作出说明。能够解决的,会议当场作出决议,逐一细化为具体工作目标,涉及自身分管工作领域的由乡党委班子成员主动认领,协调责任科室共同办理。截至目前,解答政策18项,当场解决问题30余个,列入乡村干部职责问题清单20余个,明确乡村联动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制定破解措施30余项,切实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点上破冰”。同时乡纪委联合乡人大对照专题党委会决策事项,现场逐项核查是否落地落实,对逾期未落实解决的启动追责问责程序,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成效在一线检验

坚持“实”字为根,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全体干部铆足干劲,以“5+2”“白加黑”的工作姿态“攻难关”“啃硬骨”。巩固衔接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七类”低收入对象基本医疗参保率达100%,落实民政临时医疗救助17户,整改住房问题60余个,解决饮水问题6个,动员100余户农户发展生猪、家禽等到户产业,完成产业、就业等5项惠农惠民政策补贴;实施笋竹疏林改造3000亩,老旧茶园改造500亩、续建管护400亩,带动3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余元。建立茶叶全链条生产线1个,培育产业品牌2个,带动茶农鲜茶销售5万余斤,共计增收50余万元。提质花菇基地1个,新建中药材基地4个、大木漆育苗基地2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个,预计带动3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1000余元;把群众口碑作为评判之尺,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结合“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组织乡村干部采取“四看”“五问”“六谈”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工作成效,查找问题短板,及时整改落实(“四看”即看房、看水、看粮、看环境,“五问”即问健康、问务工、问产业、问收入,“六谈”即谈满意度、谈“两不愁三保障”、谈两级书记、谈驻村工作队、谈结对联系人、谈村干部),切实让困难群众脸上笑起来、让群众生活品质提起来、让老百姓更好地富起来。

干部形象在一线树立

坚持“联”字为本,党员干部带着真心、热心、恒心,挑农户农闲时、挑村民家门口、挑群众聚集地,天热就晚上去、外地就赶过去、人多就更要去,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聚焦提升群众满意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开展“关爱三留守”“春风化雨”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上门为群众办理“两险”征缴、资格认证、申领电子社保卡、残疾人办证换证等业务600余人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干部作风建设,修订完善《机关职工考勤和请销假》《公务用车》《项目管理》等制度16项。举办“青年干部成长工坊”“竹梦课堂”等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1期,开展政策理论培训20余次,不断提升干部能力素养,表彰各类先进典型10余人,不断激发全乡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将干部形象树立在一线。

沿河乡通过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守牢了“防止返贫、粮食安全、平安稳定”三条底线,提高了“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整体水平,增进了“稳岗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民生福祉,切实将干部的“辛苦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下一步,沿河乡将继续深化“一线工作法”,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更加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精准服务,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编辑:王柏林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