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藏在光阴里的中国故事:诗意白露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9-07 07:00:00溽暑黏黏糊糊,眼看着孟秋都已经过完了,暖高压还在席卷更多的地方,不间断控场的酷热,如同一首歌词唱的,就这样赖着你,不愿离去。
虽然体感上觉得事出反常,其实究其根本,并不违事理,而且每年大体上都差不多,只是受多种即时因素影响,气温有高低、暑热有轻重、转折有缓急,不足为奇。
这就有必要先来简略说说五行。这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将自然存在的所有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属性。这些属性不仅代表了事物的基本性质,还与一年四季的变化密切相关。
木火金水,依次对应春夏秋冬。问题来了,那代表大地,培养、保护万物的土呢?原来,在夏和秋之间有一个闷热的过渡期,亘古以来就叫作长夏。长夏对应的正是五行的土,又称为土季,象征成熟和稳定。
既然长夏,那就意味着延宕的时间不会短;又名土季,那就更相当于与四季并列的第五季了。这个时段北方虽然集体完成了夏秋交替,但南方的高温显然还没有被处暑团灭,秋老虎还在苟延残喘,游荡着四处发威。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终于,夏至后一路向南的太阳行至黄经165度,便到了水土湿气凝而为露、露凝而白的白露时节。终究,太阳没有晚点,秋天没有迟到,大自然也没有乱套。
秋家小三子,形在于露、意在于凉,仪态万方、渐步徐来。白露是天气由热到凉渐变的节令。这时候随着冷空气的日趋活跃和夏季风向冬季风的转变,绵绵雨水的出勤率越来越高。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这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
长夏的二十四只秋老虎毕竟熬不住了,渐渐变成了一只只纸老虎;土里的辣椒、黄瓜、豆角、茄子,也眼见着一天天蔫了谢了,开始陆续“歇菜”。
秋,属金;金,色白。故秋之风曰金风,秋之露曰白露也。又,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是反映自然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至此,花叶将落未落,草木将黄未黄。南方金风祛暑,炎威渐退;北方玉露生凉,风起叶落。天南地北也就一前一后合伙入秋了。
转眼间,山河忽晚,暄气初消,人间已秋。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且清且明;满眼秋色,如诗如画。当此时,尚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洁白无瑕的白露,有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出的美。不由人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而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秋景如诗,诗中有画;秋色如画,画中有诗。倘以白露为封面,清霜作扉页,那美在形体、美在音韵、美在风骨的孟秋和仲秋之交,就是一册晶莹剔透的成熟诗选,翻动时全是朝霞晚霞、稻香果香。
月满中秋,菊满重阳。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来为一个节气命名,通身诗意又诗意盎然之白露,在光阴里的二十四节气中并世无双。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篇景中含情,情中有景;含蓄蕴藉,意象空灵,最得风人深致。而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咏白露诗句里最满含深情的。最恬淡惬意的白露,则非陶渊明一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莫属。
外在清澈、内里澄明的白露,不冷不热,不疾不徐,不急不缓,实在是一年中最可人的诗意时节。
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物候。反映自然气温变化的诗意白露,其节气物语又独具一格,划定出的三候,都是知时守信、姽婳依人的飞鸟。
鸿雁于飞,春秋迁徙;肃肃其羽,布阵南征。头五天,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家鹅祖先,大雁的一种,叫作鸿雁的随阳候鸟自漠北而来,一举万里兮,天际飞扬。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在染红天际一轮斜阳的目送中,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这是要集群启程,向南飞迁避寒了。
天命玄鸟,燕燕于飞;南来北往,有至有归。大雁南飞后又五天,玄鸟也就是小燕子开始了拖家带口向南的大迁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位大家都熟悉的气候预报员,从春暖时分比翼双飞的玄鸟至,到秋凉时节拖家带口的玄鸟归,用迁去和归来的行踪,报道着天气变化和节气的更替。
秋高气爽,金风玉露;馨而夕膳,洁而晨羞。羞者从食,同馐,指美味食品。再过五天,留守的那些或以浆果或以虫卵为食的群鸟,敏锐地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就地取材,开始勤快地筹措、积攒和储藏干果食粮,以备足粮草过冬。同时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而大快朵颐,以养得羽翼丰满抵御风寒。
很长时间露被附会为祥瑞之物,奉之为甘露、仙露,极有神圣感;对露水则称天水、天泉,几乎到了荒唐的地步。说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又曰,得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
史书载,汉武帝曾做铜露盘,以承天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北京北海公园就有个承露盘,蟠龙石柱上,一位铜仙双手托盘,在承接露水。水为茶之母。红楼梦里喝的千红一窟,即以宿露所烹。硬朗的乾隆爷也好这一口,有专人收集荷叶上的露珠为他烹茶。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战地黄花分外香。人民领袖毛泽东与白露时节,其意义也非同寻常。他的生命定格于这一时节,他一生中许多重要事件也都发生在这一时节。一个个诗意白露,能从某种程度折射出一代伟人波澜壮阔一生的大致轨迹。
——由此上溯97年,一阵秋风,一记唿哨;一场秋雨,一声号角。如果说,一百多年前共产党人擘画了中国革命这首慷慨纵横的史诗,那么其中最激越的一行,就数1927年9月9日白露时节,毛公润之吟诵的秋收起义。
当时的中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于是这个穿长袍、留长发,身子也显得特别颀长的书生,硬是用握惯了笔杆子的手,一把抓起了枪杆子。那年那月那日,寒风冷雨,晓风残月。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子,真刀真枪拉起了一支武装——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西江月·秋收起义》,一改过往雕琢的平仄,是用踢踢踏踏的步履和砰砰叭叭的枪声在押韵了,急迫、紧凑的呐喊声里,这支队伍呼啸着冲决罗网,揭竿而起;集结会师,兵发罗霄;进军井冈,上山割据。
器大者声宏,志高者意远。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人民解放军就是沿着这条路横扫江南江北,问鼎北平的。
——由此上溯75年,1949年9月的白露时节,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式上,毛泽东主席用地道湘音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会者的掌声持续了五分多钟。
就在这次会上,全体一致通过一项“以本届全体会议名义设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往奠基”的重要决议。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9年9月30日黄昏,宣读完亲自撰写的这篇114个字的碑文,毛主席率先执锨铲土,与委员们一起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9年之后,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北眺南望,碑心正面镌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的共和国第一碑落成,犹如一部最壮丽最厚重的史诗,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心。
——由此上溯48年,1976年9月9日白露时节,人民领袖和导师,一个时代的心脏和发动机、旗帜和灯塔,一代文韬武略、文武兼备旷古伟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风轻风淡,云卷云舒。岁月极美,在于它的轮转。一年四季,如白露一样的二十四个节气,都是如椽如柱,如圭如璋;收纵张弛,别有春秋。
白露时节,大抵是早温、昼热、晚凉、夜寒,一日而四时之气备。夏天大热,穿戴随性。到了这时,就得有些讲究了。
白露不露,长衣长裤。须知,又叫“补露”的白露治气养生,简单到只消记住一点:从不露做起。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