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云阳:聚焦“五大振兴”,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作者:叶霞、冉茂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9-11 16:09:14

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聚焦乡村“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五大任务,以“五个聚焦”精准发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聚焦组织振兴。一是党建基础全面夯实。探索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实施“三个一批”党建提升行动,14个村级组织阵地“改头换面、迭代升级”,全县首个村史馆落地歧山村,“五彩瑶池、醉美龙洞”“金色七里、康养之村”等党建品牌成效明显,吸引市内外各界参观学习80余次。二是网格治理全面提升。设置民族发展岗等特色岗位2个,核心业务纳入数字化管理,“1+2+N”网格力量配齐配强,党小组全面覆盖,任务按时完成率、事件按期办结率常态化保持100%,“141”基层智治实战能力有效提升。三是“三破三兴”全面推进。精心打造廉洁村居2个。健全“赛马比拼·清水比武”机制,年初制定各级责任义务清单,坚持每季度、每半年、每年度晾晒成绩、公开通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

undefined

聚焦人才振兴。一是育人才发挥集聚作用。挖掘身上有本事、手中有绝活的“土专家”“田秀才”,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21家,技术骨干54人。回引本土人才20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2人,表彰年轻村干部5名,村干部顶岗、轮岗锻炼有序推进。二是留人才优化生态环境。立足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政策落地、宣传解读,吸引黄桃、西瓜等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能手20名,回乡创业项目达10个,召开“强乡富民座谈会”4次。三是奖人才激发动力活力。村支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社会人士、村集体经济红利等多方力量筹措资金,设立“村级奖学金”,以激励农村学子勤奋读书。截至目前,全乡28名学子获得奖励,累计发放奖学金11.6万元,激励农村家庭关注子女教育,营造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

undefined

聚焦产业振兴。一是闲置房屋变黄金屋。依托清水康养城建设,成立哈格咋旅游开发强村公司,将农户闲置农房、烂尾楼等统一打造后向社会招商、承租发展民宿、餐饮、农产品加工,累计盘活闲置房屋32栋8500余平方米。二是山坪塘变聚宝盆。借助“清水湖有机鱼”独特优势,跨村组建庙塆沃云水产强村公司,与农高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育清水湖鱼苗,预计盘活闲置低效山坪塘25口176.7亩,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项目。三是低效林变摇钱树。深入推进“四库”建设,因势利导盘活利用低效林地,发展高山艾、石菖蒲、淫羊藿、铁皮石斛等道地中药材种植1200亩,竹台村淫羊藿种源基地荣登“学习强国”平台,荣获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的称号。

聚焦生态振兴。一是厚植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成果,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林长制”“河长制”全面落实,修复退化林,栽植绿化带。积极推进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守护站,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二是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塘沟渠三大重点区域,全面推进清理整治工作。将污水治理与改厕统筹考虑,实现一体化解决,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理”的模式,新建垃圾分类收集亭,增强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成功创建“全国卫生乡镇”。三是绿化亮化适度美颜。以“微整形、化淡妆、做自己”为理念,用“微改造”行动扮靓乡村。突出村口、路边、屋边、水边等节点区域,利用本地竹木、鹅卵石等乡土材料,因地制宜将农村道路、渠道、墙垛、栅栏及其他空间建成微景观,打造微公园、微花园、微菜园等,让乡村步步是景、处处有画。

image.png

聚焦文化振兴。一是基础设施全面覆盖。乡内设有书画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非遗展厅、健身中心等活动空间,室外有广场舞台、健身路径、民俗文化墙等服务设施,14个村皆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民族特色展馆,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体活动场所。二是民族特色风情万种。持续办好土家女儿会,办靓办响办出品牌,以此为平台和载体,在乡村旅游季、土家丰收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基础上,积极申办和承办其他文体活动、赛事,扩大品牌影响力,浓厚土家氛围、聚焦游客目光、提升文化品质。三是农旅融合质效并举。打造“小艾园、小田园、小家园、小果园、小菜园”五个小微田园综合体,创建A级农业产业园区景区“知鱼农耕园”,体验型、休闲型观光农业品质有效提升。发展酒店、农家乐、民宿等旅游市场主体226家,配套培育农贸市场、商超主体41个,渝东北综合实训基地落成使用,避暑小区保供链基本形成。

image.png


编辑:张雨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