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杜春成专栏|快乐读书,圆我作家梦

作者:杜春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9-29 08:56:06

和朋友见面时,他们最爱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创作了什么作品?在单位,同事们也都知道我爱读书和写作,戏称我是文人。

也常有朋友问我,是怎么喜欢上读书的。我告诉他们:快乐地读书。

说起快乐地读书,我要感谢我市已故的一位著名的作家,《玉娇龙》的作者聂云岚老先生。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参加市里的民间文学工作年会。聂老当时是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在会议的休息时间里,我问聂老:“怎么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聂老笑着说:“快乐地读书。”聂老见我一脸茫然,于是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上:“多读,多思,多写。”他解释说:“只有把读、思、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在读书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回到单位后,我按聂老的要求去做。三十多年来,我真正体会到了:读书是快乐的。

快乐地读书,首先是“多读”。我到当时的县文化馆、图书馆借书读,找朋友要书读,自己也买书读。政治类,经济类,文学类,新闻类,法律类的书我都读。渐渐地我养成了每天必须读书才能睡好觉的习惯。于是,我的床边、桌上都放着书,一有空就看。三十多年来,我坚持读书,在书中寻找快乐。近几年来,我不但读出版的书,还利用周末在网上读书,对快乐地读书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一个人生存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他的生存宽度和厚度却可以无限,读书是增加一个人生存宽度和厚度的重要途径。

快乐地读书,还体现在“多思”上。我把“读”与“思”结合当成读书的方法,通过读书,吸取书中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书的过程中,我喜欢在书上做眉批,记下当时读书的心情和对文章观点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我还会把优秀的句子记录下来,利用空闲的时间,再拿来读,力争记在脑海里。同时,我坚持写读书笔记,把自己学习的体会、思考的心得写下来。我写的《建立文化网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民间吹打乐的保护》《关于街道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的探讨》等几十篇文章,就是我结合工作,进行思考后写出来的,最后在好几家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发表,让我在“读”与 “思”结合中找到了读书的快乐。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是提高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多读书,才能深思考,“读”与“思”相结合,才能有收获。

快乐地读书,还要“多写”,就是要“读”与“写”结合。 在“八小时之外”,许多人沉迷于舞厅、麻将馆……追逐时尚潮流。我呢,坚持快乐地读书,三十多年来,我把“多写”当作快乐地读书的重要一环,坚持多写,受益匪浅。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习写群众文化、工作调研等理论文章,成为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学习写小小说、故事、散文等文学作品,加入了重庆市作协;学习写新闻稿件,在市、区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数百篇并获奖。同时,我的《故土情结》《小河从村中淌过》两本文学作品集,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发行,小小说集《手机不能关机》《村里来了陌生人》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新闻作品集《嘉陵江畔弄潮儿》《腾飞的双龙》面世。

我原本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读书,让我成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我还曾担任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我应该满足了。可是,我仍然不满足,还在坚持读书,坚持写作。有人问我图的什么?我告诉他们: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憾,我的遗憾就是年少时没有读多少书。为了弥补那遗憾,我认定,在有生之年,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多创作,出精品。

读书是快乐的,但也需要付出和坚持。如今,知识折旧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知识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我要像结交朋友那样选择书籍,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快乐地读书,才能达到读书的目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加生命的生存宽度和厚度。


编辑:龙籽凝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