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碑(二)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0-01 09:16:06五
奠基仪式标志着纪念碑的建造被正式提上日程。
这座集功绩与敬仰、寄憧憬与厚望于一身的纪念碑,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造型面世呢?
1949年10月,借鉴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征集模式,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主持下,纪念碑方案的征集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群众与专业设计师一起,怀着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新中国的热情,踊跃参与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这一轰轰烈烈的讨论和制作中来。
同时,聘请专家组统领纪念碑的设计。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受邀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截至当年年底,共收到四面八方240余套设计方案。
经过反复筛选,这些设计方案被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更能体现英雄亲切感的平铺地面形式;二是更能体现英雄高大形象的巨型雕像形式;三是更能体现革命先烈英雄气概的高耸矗立碑塔形式。
风格迥异的设计组艺术大师日夜开会,各执己见。梁思成、林徽因认为,如果纪念碑以雕像为主,天安门前建筑群的和谐会被破坏。而且中国的情况与外国不同,外国的纪念碑一般只纪念一人一事,而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自鸦片战争以来跨越百年的无数人和事。无论用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雕塑,不论是单独的雕像,还是一群人的雕像,都很难切实地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题构思和表达出来。所以林徽因提议,干脆以碑文的方式,把这些英雄的事记下来,以便纪念他们。她直率地表示,任何雕塑和群雕都不可能与毛泽东主席亲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周恩来总理题写的碑文相比。
经过缜密思考,他们认为平铺的传统墓碑样式和高大雕塑,都不适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后来,他们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应该以碑的形式为主,用中国古代石碑的建筑样式建造中国人自己的纪念碑。
设计组把梁、林的意见呈递中央,周恩来亲自批文,同意采用他们建议的设计方案。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碑为主,以碑文为主题。
当时,林徽因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
雕塑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大汉、盛唐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石马等作品,拙朴、雄浑、苍凉,虽时隔两千年,仍然传递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开放与国家的强盛。而康乾时期的封建社会已是强弩之末,线条繁缛奢华,怎能表现当时新中国的如日初升呢?
林徽因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花纹设计。起初,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又叫“英雄花”的木棉花上。当了解到木棉花并非中国原产,尽管那时她已经设计好了初稿,还是很果断决定,不用木棉花了。她说:要纪念那些在战争里牺牲的中国英雄,那咱就一定得全用中国的元素。
经过反复思考琢磨,最后定下了菊花、荷花、牡丹。这三种花都源自中国,也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老百姓也认可接受。
六
1951年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上,同时矗立着三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模型。
原来,在确定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碑为主之后,设计者们又为碑身形状开展了激烈讨论。在八套设计方案中,有三个方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却很难进行取舍。后来,毛主席亲自批示,将这三座纪念碑方案做成模型,同时立于天安门广场上,让人民群众来选。
三座纪念碑方案做成模型并摆放后,把一个人急坏了。这个人就是梁思成。
三个方案中的一个被特许制成1:5的模型,另外两个模型略小一些。在这个1:5的设计稿上,纪念碑与天安门同高,大约在39.74米。按照五分之一缩小后,模型高度大约8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从上往下看,这个模型拥有一个正方体的碑头,碑头下面是一个立方柱,立方柱下是一个预备放置浮雕的须弥座。底下有一个红色高台,高台中间开了三个门洞。
就是这个与天安门城楼如出一辙的三个门洞,让拖着病躯的梁思成心焦火燎,夜不能寐。如此高大矗立的纪念碑,底座不是脚踏实地的基座,而是三个空虚的大洞,这大大违反了结构常理。于是,他第一时间写下并呈递了一封纪念碑还要调整的信,再次强调纪念碑的风格应该是庄重的,要以碑式为主,突出人民英雄群像,而不是单独某个英雄形象。同时再次提议,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具有永远不朽的特质。随信一同寄交的,是梁思成重新设计的十几张纪念碑方案。
面对梁思成的分析,各级各方领导专家陷入沉思,立即召开会议,连夜讨论梁思成信中提到的方案。
不久,具体辅助审查纪念碑设计、浮雕设计等重大事宜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成立,彭真为委员会主任,梁思成和郑振铎为副主任。建委会最终决定,以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设计方案为主,再综合在天安门广场上展出的三个方案,来建造纪念碑。
1952年,碑身以下设计全部定下来后,人民英雄纪念碑立即开始施工。梁思成的这封信成为纪念碑设计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理论阐述,之后将近7年的设计和施工,都是按照梁思成的思想进行的。
七
自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直至进场施工,由此铺展开来的,是一幅新中国大型艺术品建设的蓝图;而紧随其后的施工,则是一条史诗般的创作之路。
1953年春,只身一人奉命进京的刘开渠,之前是杭州市副市长,也是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院长。当他踏上北京这块土地的时候,他的身份就变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设计美工组的组长。
他既是杰出的雕塑家,又是优秀的领导者。风尘仆仆的刘开渠,一到就前往天安门工地。这里临时搭起了一排排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简易房。这些房子就是纪念碑工程的美术工作室,也是刘开渠未来几年工作的地方。
纪念碑兴建工程,于1952年8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碑形初步确定为主要由梁思成提出的分为台座、须弥座和碑身三部分。其中须弥座上设计放置十块浮雕。数量确定了,浮雕内容却还没有确定。不想从这时起,内容的确定逶迤经过了三年。
1949年,当毛主席在纪念碑奠基仪式上宣读碑文的时候,其主题及各方面的内容,就预示着纪念碑建造的一切工作都将围绕这个方向进行。
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选出了十个浮雕主题内容,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征求意见。经过长时间热烈讨论,一改再改,仍然悬而未定。
一直到1953年1月15日,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浮雕主题内容再次修改,十个主题基本确定为虎门销烟、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延安出击、抗日游击队、渡江。按照原定计划,刘开渠来京后就可以投入设计创作工作了。
就在所有设计和施工人员都在抓紧时间赶工期的时候,一封进谏信改变了整个设计的进程和步伐。写信的是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画家和雕塑家们。
原来,在施工过程中,美工组的画家和雕塑家们在收集材料和创作画稿时,渐渐对原来的方案感到不满意。这些浮雕方案都是明清时代的普通碑形,没有一点新气象,也反映不出新中国开创新纪元的时代意义。因此在多次讨论之后,大家决定联名进谏,建议暂停纪念碑的施工工作,重新征求设计稿及意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想法,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每个人都想使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成为纪念碑的基调。这是十分自然又十分合理的。因为这个宏伟建筑的建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推演、反复推翻,反复认证、反复确认的过程。为了慎重对待艺术家的意见,政务院发出了紧急停工的指示。
施工停止,设计方案不出,工程一天一天无限期延后,兴建委员会等各方的压力与日俱增。关键是纪念碑主要设计人员之一的梁思成,又因公出访苏联。就在设计工作一片愁云惨淡一筹莫展之时,躺在病床上的林徽因撑着病体提出了修改方案。
林的方案主要是:一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高底座;二是扩大浮雕尺寸;三是增加碑体高度。这个修改方案得到各方的一致认可。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形,最终确定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须弥座上的浮雕也确定为八个题材,十块浮雕。
八
1953年10月3日,天安门前的工地上,又一次挂起了八幅浮雕设计蓝图,向每天参观的几万民众广泛征求意见。直到月底,在近一个月的晒蓝图和不断修改后,浮雕内容才基本确定下来。
在纪念碑奠基时,毛主席宣读了亲手撰写的纪念碑碑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几经波折最后选取的浮雕画面。浮雕的排列,也是根据碑文确立的,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刻的含义。
回拨历史指针,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群,以事件发生的先后为时间线,在东南西北各面依次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8个重要历史节点。
东面两块浮雕,放置的是虎门销烟和金田起义。人物表情坚毅,动作充满力量,背景是炮台和待发的战船,烘托出当时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撕碎了的清朝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表现辛亥革命标志性事件的武昌起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四运动、标志大革命高潮到来的五卅运动三块浮雕放置在了南面。西面的两块浮雕是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游击战争。北面的主浮雕是胜利渡长江,以及两块装饰性小浮雕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
画家和雕塑家是两套思维。画家是平面思维是在平面里寻找空间;雕塑家是立体思维是在空间里寻找空间;浮雕则是在空间里去寻找平面。在纪念碑的建造中,实际上画稿和浮雕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画家雕塑家和所有艺术家都携起手来,相互合作,共同创作。
1953年6月底,画稿基本完成,剩下的工作就完全移交给雕塑家们了。9月的一天,从天安门临时搭建的美术工作室内,几个人轮流抬出十块近1米高的石板泥塑稿,摆放在了纪念碑的施工现场,为的是听取社会公众多方面的意见。
为了真实再现浮雕中的历史场景,创作者找来了大量历史图片做参考,但这还不足以使泥塑浮雕稿更完美。于是,好几位从法国回来的雕塑家为了将其做到至臻至美,提出要战士充当裸体模特,以便更细致地表现人体的骨架、肌肉和动作。这一提议初始引起了战士的强烈反感。在艺术家和各方的极力说服下,战士最终同意做裸体模特。正因为有了裸体模特的参考,整个浮雕170多个人物群像,才能够如此栩栩如生。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四面十块浮雕中,刘开渠担负了北面三块浮雕的创作,以主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居中,“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分居左右。三块浮雕精心塑造了30多位人物形象,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曲高亢的交响乐章。
1956年底,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有的浮雕泥塑全部设计完成。当年创作团队中有8位主要雕塑家,分担十块雕塑的创作。同时前后有16位青年雕塑家,担负不可或缺的协助工作。殊为难得、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个性不一的艺术家们,隐含了他们个人独特的手法和风格,选定了一种高浮雕样式,只为追求纪念碑整体的统一性。
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放在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乃至雕塑史来看,都是一个高峰。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耗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公共艺术工程项目,既解决了雕塑和建筑的相互关系,又是处理重大历史题材的典范,同时也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激情年代的缩影。
因缘际会,和合而生。这些历史条件之前不可能有,之后也不可能再有。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