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成专栏|卖瓜的大妈
作者:谭德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0-09 11:21:14大地像人体一样,发了一次旷日持久的高烧后,终于回到了常态。在避暑的山上,迎来了秋风里的第一场山雨。那时那刻,雨后的情景让人心潮澎湃,云烟飘飞,夕照青山,一幅山在歌唱水也在歌唱的画卷铺展开来,浸润着心灵和肌肤,丝滑般的爽爽凉意,真让人有一种推窗喊山的冲动,终于熬过了这个酷热而又漫长的夏季。
傍晚,我去乡间步道散步。看见两旁的树林、山坡干裂的嘴唇,在慢慢地愈合。山花、草丛弯下的腰,已伸展开来,不停地淌着喜泪。鸟儿、秋虫、溪水,和谐地奏鸣,时而舒缓时而跳跃,久渴的山野,又生动起来!
路边的瓜地里,一个大妈正蹲在地上顺藤数瓜,粗糙的双手扒拉着,一个、两个、三个……很细心的样子,生怕漏数了一个似的,还嘀嘀咕咕地自言自语,看样子对这些瓜很宝贝。她看见我走过去,笑呵呵地跟我打招呼,我也热情地回应着,像是老熟人一样。因为我每天早晚路过这里,都会遇到她一边打理瓜地一边卖瓜,像上山避暑人的邻居一样。见有人问瓜的价格,她“噌”的一声从地里站起来,笑脸相迎,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的瓜如何好,问的人也笑了笑,不予评说,便离开了。她毫不气馁,连忙赶上去双手把一个汤碗般大的嫩南瓜儿塞进问瓜人的手里,说了一声:“送你一个,好吃明天再来买!”这个时候,问瓜人望着大妈那张纯朴的笑脸,也笑了,笑声飞出了瓜地……
大妈,身不高,但已是花甲之年。背微驼,说话声音仍然洪亮。她把瓜地当作自己的命根子,就在之前连日晴热高温的日子里,天天从山里头来回挑水浇地,以确保遍地的瓜藤不枯萎。累了饿了,就盘着脚坐在树下,用衣袖擦几下脸,不等汗水干,就从袋子里拿出几根煮熟了的红苕啃,疲惫的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待,嘴里咂巴着生活的艰辛。我心里一阵酸涩,默默地祝福大妈的瓜儿们能卖个好价钱。
大妈也有过不开心的时候。有一天清晨六点刚过,天边渐渐地由白变红,山梁上重重叠叠的树影越来越清晰,村子里还没有升起炊烟,她紧赶慢赶地踩着小碎步,在自己的瓜地里摘来一背篓的瓜,摆放在路边上,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这些瓜果像是接受检阅一样站成一排,迎接挑选。这时,一个散步的路人看中了一根黄瓜,一边拿在手中问大妈多少钱一斤,一边用手把黄瓜掰断,还说这黄瓜不鲜不嫩。一直笑着的大妈,顿时拉下脸加重了语气说,你看我的裤脚湿了半截,就是为了当天不卖隔夜瓜。没想到买瓜人毫不理会,顺手把手中的黄瓜扔进大妈的背篓里,不屑一顾地扬长而去。大妈有些生气了,大声说,你不买就算了,不要把我的瓜掰断嘛。面对不可理喻的一瞬,大妈有些心疼,把那根黄瓜捡了起来,用手搓了搓,塞进了嘴里,品味自己才知道的甘苦!
一场雨一场凉,秋深意浓,一群群乘凉的“候鸟”开始准备下山回家了,临走前纷纷到大妈家里买南瓜。她屋里的大大小小的老南瓜,被远天远地的人几个几个地买走,买空了半间屋,水塘里散养的几十只麻鸭,也被“候鸟”们买走了。大妈开心极了,一遍又一遍地跟大家说谢谢,还说:“你们明年早点上山来,我多种些瓜,多养些鸭……”
下山的前一天,我又散步来到这里,天空已经被夕阳晕染,温柔的霞光裹着大妈忙碌的身影。瓜地已经藤枯叶黄,完成了这一季的使命,她正忙着将枯藤和地边的野草拢在一起烧灰成肥。瓜地已经重新打理过,新垦后的土壤松软又厚实,散发着泥香,正孕育着大妈下一季的希望!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