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智库|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作者:康庄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4-10-11 09:21:31【导读】
⚫︎改革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根本动力,抓改革就是抓发展。
⚫︎重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必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体系构架,全面绘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施工图,着眼系统重塑,积极拓展视野,激发各方力量,为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汇聚合力。
2024年5月24日,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举行。全会提出,重庆要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努力以改革攻坚主动赢得高质量发展先机,在以改革攻坚激发发展活力内生动力上作出新示范。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举改革旗帜,保持改革定力,坚持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牢牢把握“首创性”“差别化”两个改革关键词,如期高质量完成“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任务,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把握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的重要意义,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牢记重托感恩奋进的重庆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部署提出“四项任务”,并就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明确“六个坚持”的重大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以一域服务西部、服务大局寄予的厚望,为重庆攻坚克难昂扬向上、奋勇向前行稳致远指路引航、把脉定向。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如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消除妨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约束。重庆各界将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干实绩实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心怀“国之大者”,着眼大局、服务大局,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冲击与新挑战,直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硬骨头”,紧盯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持续放大国家战略叠加、城市规模、产业基础、交通枢纽、人文生态、创业成本、创新潜力等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积极打造标志性改革开放成果,更好引领西部地区现代化,全面提高服务全国大局的能力和贡献度,勇当内陆省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二)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面临新形势、面对新问题、融入新格局、开启新篇章,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头,指引西部地区进一步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发挥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用。重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开放的积极姿态回答时代之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排头兵、争创新地位。重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产业数字化转型新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要坚持目标导向,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结果导向,紧盯逐渐转变的社会经济关系与生产生活方式;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系统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不断争先进位、跨越赶超。
(三)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推动内陆开放发展的必要前提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坚持以制度型开放助力国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重庆顺应趋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体现重庆担当与责任的必然选择。党中央赋予重庆“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战略定位,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总纲领总遵循的关键支撑,与国家战略综合集成、互嵌融合、相互赋能,共同致力于实现向西向南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国家整体开放布局的优化拓展,为构建内陆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作出新贡献。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点要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制度型开放枢纽、链接全球的门户型交通枢纽、陆海并济的综合物流枢纽、双向开放的国际经贸枢纽、内外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枢纽、高能聚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枢纽、绿色高效的新型能源算力枢纽、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枢纽、开放多元的国际交往枢纽“九大关键枢纽”。要瞄准制度型开放的重点环节、关键因素,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积极探索陆上贸易规则,增强开放通道带动力、开放平台集聚力、开放型经济竞争力,让重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坚实基础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时代课题。作为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等“超大”特质于一体。这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增加了复杂性、多样性和艰巨性。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要处理好超大城市治理中大与小的关系,要有大气魄、大格局,还要做到精细化、微治理、强能力,在方寸精微之间见水平;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既要处理好眼下的矛盾问题,又要从根本上“内在调理”,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用系统思维兼顾多元需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提高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要对传统治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针对超大城市治理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有序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构建完善超大城市治理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实践能力,持续在城乡治理一体化方面积累经验,切实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为抓手,加快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五)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面对现实状况,持续提升城乡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积极探索可推广复制的经验,进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重庆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只有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深化改革,才能有效释放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活力,缓解并逐步解决生产力空间布局上的深层矛盾,逐步减少甚至消除人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现实差距。当前,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等地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发展条件和水平相差较大,必须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在全域范围内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资源要素配置,以重庆主城都市区为龙头、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准发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方面要做大做强重庆主城都市区,另一方面要提升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要素顺畅流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开创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发展新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城乡互促共同繁荣上实现新突破,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六)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是推动美丽重庆建设的内在要求
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位置。建设美丽重庆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实际行动,直接关系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底色,直接关系重庆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成色,是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抓实大保护;着力提升城乡风貌整体大美,以绣花功夫建设山地特色生态之城;着力推进生态治理系统重塑,建立健全数字生态环保体系构架,布局建设数字生态环保重大应用,夯实生态环境数据底座,构建多跨协同、量化闭环、系统集成的美丽重庆数字化治理体系。同时,改革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优化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促进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发展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有效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关系,实现全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城乡大美格局、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数智化水平的显著提升,推动自然之美、城乡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生活之美整体跃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美丽重庆建设取得更好社会影响、形成更多民生成果。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实践路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要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改革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根本动力,抓改革就是抓发展。重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必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体系构架,全面绘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施工图,着眼系统重塑,积极拓展视野,激发各方力量,为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汇聚合力。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要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更广、触及利益更深、推进力度更大,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任务更重,只有党能够依靠自身组织和制度优势担负起这一重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领导落实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各级党委(党组)负责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改革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重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智慧和力量。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激发重庆人民的创造热情,尊重重庆人民的创造意愿,支持重庆人民的创造实践。要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积累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形成更多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并指导新的实践。
(三)进一步深化数字重庆建设
数字重庆建设是新时代新阶段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标志性改革。数字重庆建设,本质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的系统性重塑。数字重庆建设是系统深入的全面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发展、服务和治理,设计重要场景,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双向发力,与公共管理变革、行政部门改革紧密结合,打破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模式,体系化推动各领域制度变革,推动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重庆推进数字化集成改革,基本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初步构建了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构建形成党建统领政治能力提升体系等,从整体上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但数字重庆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还需持续夯实数字化建设基础,进一步提质扩面,加快推动重点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提升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认识能力,运用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思维、传统方式、传统办法难以解决的治理问题。要坚持兼顾当前、着眼长远,围绕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一体推进数字党建、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建设,谋划管长远、管全局的综合场景开发建设,打造一批实用实战重大应用,探索数字文明新时代深化改革新模式,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加快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四)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重庆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要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切实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深化拓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提升国企资产质效。“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是激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动力活力的关键举措,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落地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拓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要统筹兼顾,把改革攻坚与促进发展等统筹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调度,注重激励与约束并举,加强指导督促,实现国企功能、优势、体制机制重塑,做强做优做大主业,高质高效推进园区开发区、政企分离改革攻坚,以市场化方式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盘活质效。全面提升发展质效和竞争力,全面盘活国有资产,努力打造标志性改革成果。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民营企业。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做好政策制度长效保障工作,加快建设新型政商关系,改进数字化、常态化服务方式方法,自觉主动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健全和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体系与工作机制,筑牢公平竞争法治基础,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持续纠治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畅通政府违约失信投诉渠道,探索建立政务诚信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民营经济技术服务机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使民营经济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扩展。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
编辑: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