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胜前专栏|重阳节,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0-11 16:22:14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敬老节”,是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是为“重阳”。重阳节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重阳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了庆贺丰收和作为祭祀的节日。到了汉代,重阳节逐渐被赋予祈求长寿的意义,形成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现存有关重阳节习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晋时期节日气氛渐浓,并且有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唐代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此后,宫廷、民间都会在重阳节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风景独特之时,既有习俗活动,又有几分诗意。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很多,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唐代王维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有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展现了一位大无畏革命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还有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借菊书写了对重阳节的感慨和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登高眺远,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传递的是行军途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家国分离之痛的感叹;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抒发的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境遇的哀愁……
透过这些诗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于重阳节的丰富情感体验和深刻人生哲学,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重阳节之所以又称为“老人节”“敬老节”,大概跟“九九八十一”和谐音“久久”、寓意“健康长寿”有关吧。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在法律上将其明确为“老年节”,强调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赋予了重阳节新的时代内涵和人文精神。
重阳节,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除了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登山踏秋、赏菊品茗、吟诗诵词,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外,我觉得最应该做的,还是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家中的老人和长辈。可以与长辈一起品重阳糕、饮菊花酒,也可以分享家庭往事,聆听他们的故事,传承家风家教,增进情感交流,还可以开展户外活动,共赏秋日美景,共同锻炼身体,共享天伦之乐。
当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在关爱自家老人的同时,不妨积极地参与社区组织的敬老活动,探访孤寡老人,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等,也可以向养老机构或老年人福利组织捐款捐物,帮助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传递社会的温暖、人间的友爱。
总之,重阳节,让我们想到了丰收,想到了登高,想到了文化传承,想到了尊老敬老……在此,敬祝读者诸君:登高望远身体健,赏菊品茗心神安,爱老助老孝常在,幸福长寿阖家欢!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产业集团)
编辑:刘泳含 王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