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写作”何以治愈精神内耗?
作者:郑伟生
文章来源:重庆瞭望微信公众号发布时间:2024-10-18 07:41:14近年来,“素人写作”成为出圈的文化现象。来自社会基层的矿工、月嫂、快递员、外卖员、出租车司机等,纷纷提笔记录生活,以质朴的文字展现着细腻的情感和粗犷的生命力。
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陈年喜的《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以及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等,这些“素人写作”代表作销量不俗,口碑硬核,叫好叫座。其中,《我在北京送快递》更是登上豆瓣2023年度读书榜单榜首。
“素人写作”究竟有哪些独特魅力?为何这些作品能出圈流行?流行的背后,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素人写作者”并没有明确定义,多指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写作训练但对写作充满爱好的人。观察成名的“素人写作者”,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
是“素人”却又非完全“素人”。媒体在报道“素人作家”时,格外强调他们的“素人”身份,比如“旷工诗人”陈年喜、“外卖诗人”王计兵、“快递小哥”胡安焉……他们中的多数人确实不以写作为生,即便后来作品火了,也没有完全舍弃原来的职业。如已经出版三本诗集的王计兵,没有文学活动时,仍在坚持送外卖。
但考察他们的个人写作史,却能发现他们其实早已在文学道路上耕耘多年。胡安焉成名前已经有十五年的写作经历,王计兵在出书前创作过四千多首诗歌并拿过诗歌奖,陈年喜和杨本芬等早已发表过多篇文章。可以说,他们只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写作,而非完全意义上的文学“素人”。
对文学有着纯粹的热爱。即便现实要求他们要为“五斗米折腰”,但他们却从未让文学远离生活。一方面,他们一直让自己浸泡在文学的汪洋大海中,陈年喜的书单里,有我们熟悉的路遥、莫言、刘震云和史铁生,胡安焉说,“契诃夫和塞林格让我觉得亲近”;另一方面,仓库、厨房、矿道等生活工作场地,都是他们的“写作场”,王计兵自述曾因创作多次昏迷,暴怒的父亲焚烧了他的文稿,可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烟盒和旧报纸上创作。
文学创作的专业性和业余性的边界比较模糊,就像华东师大教授项静所说的,“素人身份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写出具有专业水平的作品”,长期的阅读和写作反而让他们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胡安焉的文字非常成熟,《我在北京送快递》的编辑说自己要做的,“只是尽量让其保持原貌就好”。
灵感来自生活,诗意总在路上。“素人写作者”的笔下没有宏大叙事,他们的灵感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陈年喜笔下是矿山生活讲不完的“心酸与生死”,王计兵用诗歌讲述100多个外卖小哥“低处飞行”的故事。杨本芬奶奶的回忆里,也都是母亲“豆子芝麻”般的小事。
他们穿行在城市的角落,“在路上”是工作的常态。王计兵说自己是“赶时间的人”,“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在等出餐、等电梯、等红绿灯的短暂间隙,他都不忘捕捉闪现的灵感,反复咀嚼,反刍成诗。
有读者感叹,“素人写作者”平实的文字治好了我们的精神内耗。为何“素人写作”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三点原因。
普通人的生活正在“被看见”。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启动了“人民大地·行动者”文学计划,呼吁作家“走向吾土吾民,走向这个时代无限丰富的民众生活,从中获得灵感和力量”。这个计划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如《中国在梁庄》《中国,少了一味药》《词典:南方工业生活》等。普通人的生活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进入大众的视野。
而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不满足于仅仅被记录时,“素人写作”的星星之火开始慢慢燎原。正如,鲁迅先生所期待的“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普通人开始执笔自述,他们推开一扇扇窗,让读者窥见了内心深处的隐秘角落。有不少读者评论,“谢谢你把我们的经历写出来”“当小人物拿起笔,整个世界都敞开了”……
“真实”永远最打动人心。真实是“素人写作”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品质。《我在北京送快递》的豆瓣短评中,“真实”二字俯拾皆是,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用平实的书写为鲜少能发声的人群发声,用细节记录当代普通青年生存的真实与艰辛。”
虽然学者和作家也在书写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并不乏深切的人文关怀,但他们常常难以摆脱“代言人”的角色限制。《在菜场,在人间》的作者陈慧说,“我不是在文学作品当中体验生活,我是真正地在生活里面”。“素人写作”能够从“我”的视角出发,以“在场”的姿态观察和记录,文字中蕴含的真实感令人耳目一新。
新媒体让每个素人都有机会成为“诗人”。“素人写作”的兴起并非凭空产生, 他们一直都在写作,只不过新媒体让他们的作品触达更多的群体。《我是范雨素》在“正午故事”公众号发布之后,短短24小时内便收获了超过10万+的点击量。胡安焉的《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在上海打工的回忆》等作品,也是在豆瓣连载后,被专业编辑发掘,才有后来的约稿出书。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推广素人作品的写作平台,如“谷雨故事”“人间the Livings”“正午故事”“真实故事计划”等。相较传统纸媒,这些平台具备更大的读者群体和更快的传播速度,内容上也更加兼容并包。它们为“素人写作”注入了巨大的流量,源源不断催生新的创作者和阅读者,持续推动“素人写作”的蓬勃发展。
“素人写作”持续出圈的背后,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对于“素人写作者”来说,“持续创作”是生命线。陈年喜在访谈中坦言自己创作的故事性不足,有时候“全凭感觉在写”。范雨素凭借《我是范雨素》被大家熟知,可当她在第一部作品《久别重逢》中尝试加入魔幻色彩时,读者反响并不热烈,相较其他内容,读者更愿意听到她讲自己作为育儿嫂的故事。
在流量为王、内容为王的当下,读者对“素人写作者”的身份和故事的关注要甚于他们的写作风格。这既是他们写作成名的关键,也是他们持续写作的瓶颈,毕竟值得记录且读者关注的故事,总是有限的。如何持续记录和输出,如何让读者始终保持吸引力和新鲜感,成为他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时地拷问着他们。
对于“素人写作”生态来说,“百家争鸣”是驱动力。少数“素人写作者”的脱颖而出,吸引着更多的写作爱好者带着成名梦加入竞技场。然而,大量素人的涌入,可能会加速“素人写作”的同质化趋势。与此同时,有些编辑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偏好,也会对素人作品进行调整修改,这在无形中也加剧了“素人写作”的套路化。
试想,当我们面对一本接一本的“我在哪里做什么”的新书和一个个雷同的故事时,我们的阅读热情肯定会大受影响,对“素人写作”的期待值也会相应降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唯有不断为“素人写作”生态圈注入新的写作风格与叙事元素,才能确保其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