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鸳鸯街道社区学院——家门口的“耍事”多
作者:雷彬
文章来源: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10-27 22:59:46“壮美延安,红色的故事展现出神奇的画卷。壮美延安,收获的季节道出了深情的祝愿。”10月23日上午9点,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鸳鸯街道金桥社区小桥社区学院,社区居民们化身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合唱。
“合唱团又开课了,看起来很有意思。”活动室外,正在回家路上的居民看到这个场景,跃跃欲试。
这样的场景在金桥社区经常上演。依托小桥社区学院平台,金桥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开设丰富多彩的公益兴趣课程,满足各年龄段的精神文化需求。
“就拿合唱团来说吧,固定参与人数达到100余人,还会参加街道社区举办的汇演活动,大家都很积极、也很高兴。”金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喻瑶介绍。
刚参加合唱团两天的钱永威老人就是其中一员,每天送孙子读书后,到合唱团学唱歌成了她最近的“重要事项”。钱永威说:“差不多年龄的人聚在一起学唱歌,既锻炼身体又愉悦身心,最关键的是就在家门口,随时都能来。”
“以前我们的小区啊,连对门邻居是谁都不认识,现在有了社区学院,邻居们在一起唠唠家常,还能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关系越来越近了。”家住金桥社区复地上城的居民赵老师高兴地说。
通过社区学院的开展,居民们从陌生变亲近,扩展了爱好,同时也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激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复地上城第一党支部书记罗道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罗道玺是一名退役军人,锻炼健身是他的爱好,社区学院开设健步走社团以来,他号召健走社学员参加夜间党员志愿巡逻队伍,在小区内定期开展健步走安全巡逻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同时也守护了小区居民夜间安全。
音乐学院毕业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彭云,不仅成为钢琴社的负责人,还兼职为合唱社的居民教授歌唱技巧。每日写谱子、找调子,力争做到高效教学,寓教于乐。
辖区擅长现代舞的社区党支部委员田渝蓉,如今,也成了社区时尚舞蹈社团的形体老师,定期组织团员学习、排练,带领团员参加各种舞台表演,乐在其中。
“居民们由于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在学习中增进交流,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了,遇上小矛盾也会一笑而过。”喻瑶表示,社区学院在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也让大家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让居民群众在情感上“离不开”社区,主动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
走进金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张小桥社区学院课程表映入眼帘,周一到周日的上午、下午、晚上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除了合唱团,还有京剧课、舞蹈课,面向年轻人的针织课、摄影课等,面向小朋友的书法课、逻辑思维课等,各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喜欢的课程。
喻瑶介绍,自小桥社区学院成立以来,根据居民兴趣、爱好、专业等个性特征分设有文学部、艺术部、体育部、数字部、生活部五个大类,形式丰富的社区学院成为越来越多辖区居民学习提升的场所。
截至目前已吸纳学员487人,开设全年龄段兴趣小组课程153次,服务人数累计超过1万人,实现文化服务常态化、精准化。
除了金桥社区,在鸳鸯街道,社区学院正深入千家万户。金小州社区学院打造1000余平方米开放式、共享式阵地,广泛链接辖区资源开展兴趣活动;金岭“岭”里伙伴社区学院联动共驻共建单位,开展“一老一小”特色活动;金华金彩启航社区学院联合退役军人,打造“少儿军事课堂”;金谷启明社区学院布谷鸟成长计划,曾荣获重庆市100个兴趣特长暑期托管班示范点;金岚晓岚社区学院、白鹭同乐社区学院等开设了非遗传承的文化社团,致力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
各社区充分整合公共场所和社会资源,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所(站)、养老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场所,打造以社区为中心的实体阵地。
同时对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摸底排查,按照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类型,划分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便民等兴趣联盟,活动涵盖文体活动、理论宣讲、养老育幼、政企交流、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类别,全面覆盖“老中青”各年龄段群体。
有学院就要有老师,老师从何而来?
两江新区鸳鸯街道从热心社会事业、社区服务并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的社区志愿者中培育师资力量,通过开放形式链接企业、协会等资源,搭建起“基层+专业”的师资力量。截至目前,街道共培育兴趣社团161支,社团团长139人。
“通过社区学院,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推动了基层治理取得实效。”两江新区鸳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社区以“社区学院”为载体,更好引导党员干部与群众学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通过“社区学院”的打造,居民的文化需求、生活需求、精神需求从多个维度得到更好满足,解决了职工家庭暑期孩子“看护难”、辖区资源整合和共享、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基层自治等难题,努力构建起了社区居民的“幸福学习圈”。
编辑: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