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大数据时代文摘类报刊如何与时俱进

——以《党员文摘》为例

作者:刘桂池 张倵瑃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4-10-28 17:59:41

图片

图片

10月25日出版的《新闻战线》杂志,刊发重庆当代党员杂志社职工关于“文摘类报刊守正创新”的文章。文章结合《党员文摘》编辑部工作实践经验,以《大数据时代文摘类报刊如何与时俱进——以〈党员文摘〉为例》为题,对刊物的选稿工作方式变革作出总结提炼,阐述守正创新之道。

全文如下:

大数据时代文摘类报刊如何与时俱进

——以《党员文摘》为例

刘桂池  张倵瑃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平台成为内容传播的主要渠道,而选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摘类报刊的内容品质。如何优中选优、选出好稿,不仅考验编辑的鉴赏力,还考验编辑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数据资源平台的熟悉和运用。本文结合《党员文摘》编辑部工作实践经验,对刊物的选稿工作方式变革作出总结提炼,阐述守正创新之道。

关键词:文摘类报刊  守正创新  选稿  数据库

《党员文摘》由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主管主办,创刊于 1985 年。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党员文摘》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守正创新,一方面,始终坚守“党性鲜明、可读性强”的刊物定位,通过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从思维理念、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在策划、选稿、编辑、排版、校对等环节不断改进,工作效率得以持续提升。其中,选稿作为文摘类报刊内容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报刊的品质。如果把文摘类报刊比作一锅烩菜,那么所选稿件则是打造这盘烩菜的所有食材。食材选得好,这锅烩菜才能“色香味俱全”。

笔者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理论成果发现,专门针对文摘类报刊选稿工作的研究文章很少。鉴于此,本文结合《党员文摘》编辑部工作实践经验,对报刊的选稿工作方式变革作出总结提炼,阐述守正创新之道,供同行参考交流。

变与不变 :稿源变迁、选稿思维与选稿标准

国内影响力较大的文摘类报刊,如《文摘报》《读者》《青年文摘》《意林》《党员文摘》等,大都创刊于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在纸媒为主的时代,这些报刊的选稿工作也是基于纸媒,稿源以报纸、期刊、图书为主,形成了较为固定、成熟的选稿工作机制。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文摘类报刊的传统选稿方式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

大数据时代,网站、电子报、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主流媒体内容传播的主要渠道。文章的选择范围更宽泛、获取方式更便捷。对文摘类期刊而言,怎样从浩如烟海的内容中优中选优、选出好稿,不仅考验编辑的鉴赏力,还考验编辑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数据资源平台的熟悉和运用。

稿源的变迁。从文摘类报刊选稿工作需求来看,稿源在新媒体平台究竟以何种方式呈现又有怎样的分布特点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一类是报刊数据资源库,如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网、超星网等,这类资源库建立较早,报刊数据资源比较丰富。第二类是报刊电子版整合平台,如“中国搜索”网站的报刊栏目,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报刊”“省级主要报刊”“地方主要报刊”“行业媒体”分为四大类,较为全面地聚合了国内主流媒体电子报刊。第三类是电子图书应用软件,如微信读书、豆瓣阅读、网易云阅读等。第四类是搜索平台本身,如“中国搜索”、百度搜索、微信“搜一搜”等。此外,主流媒体网站上通常可以看到相关报刊电子版,此类稿源分布较为零散。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拥有海量稿源,但同时也存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选择文章时,应保证选稿质量。

选稿思维转变。随着稿源的变迁,选稿思维也要相应转变——从靠“眼力”到靠“脑力”“算力”。文摘类报刊传统的选稿方式主要靠“眼力”,即通过大量阅读,发现好文章,并进行汇编。技术进步之下,传统选稿工作效率已无法满足采编节奏和生产周期的需要。随着采编系统、校对软件、排版软件等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提升,文摘类报刊整体采编流程进行了重构,采编效率实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读者》《青年文摘》等早已改为半月刊,甚至推出原创版等版本,一个月的“产出”相当于原来的三四倍。

大数据时代,文章数量增多,靠“眼力”显然应付不过来,一方面需要有策划意识,主题先行,围绕主题搜集文章,另一方面要通过数据库、运用搜索工具,快速完成稿件筛选工作。比如,《党员文摘》刊载的《2023年终盘点 :热词里的正风反腐记忆》《“枫桥经验”跨越一甲子 :“一镇之计”何以成为“长治之策”》《党史上的纪律故事》等文章或专题,都是“主题先行”,通过关键词搜索的方式,精选精编而成的文章组合。

不变的选稿标准。无论是从传统纸媒选稿,还是通过网络选稿,文摘类报刊对好文章的选择原则都是一脉相承。选稿质量体现了编辑对文章的鉴赏力和判断力。鉴赏力和判断力虽说较为主观,但也有章可循。《党员文摘》编辑部在长期实践中,将“党性鲜明、可读性强”的刊物定位体现在具体的选稿标准上。“党性鲜明”是前提,是刊物立身之本。比如,《党员文摘》刊载的封面专题《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竞逐新质生产力》《“关键一招”的新时代篇章——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等,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宣传。“可读性强”体现为三个具体选稿标准。一是好观点,观点简明而深刻,传达的道理有传播价值、值得一读。二是好故事,故事要有冲突,能吸引注意力 ;有悬念,让人想读下去 ;有触动,能让人产生共鸣甚至感动落泪。三是好文字,文字凝练不赘述,用精短的篇幅清晰地表达丰富的信息。比如,《党员文摘》刊载的《一潭清水》《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圆的东西堆不高》等文章,都兼具了“好观点、好故事、好文字”三个标准。

选稿工作方式变革

在新媒体平台成为主要稿源的前提下,文摘类报刊选稿工作如何作出相应调整?编辑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刊物质量?《党员文摘》编辑部对此进行了探索。

利用好数据库和电子报刊阅读平台。中国知网的搜索功能比较全面,提供“篇名”“作者”“全文”“来源”等若干种搜索方式,其“高级检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搜索内容。中国搜索在信息筛选方面有“央媒”“电子报”等选项,能帮助用户搜索到更权威、更优质的内容。此外,鉴于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发布方面的及时性,微信“搜一搜”可以帮助用户搜索一些公众号文章 ;微信“搜一搜”的信息筛选功能也有自身特色,比如“已关注公众号发布”,方便用户搜索自己关注的信息。相比之下,百度搜索由于信息量过多,内容泥沙俱下,对于编辑来说,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信息筛选工具。当然,结合搜索指令在百度上搜索,则是另一番情形。

搜索指令的运用。对于文字编辑来说,搜索指令可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在工作中的运用也比较少。但科学运用搜索指令有助于准确高效获取信息,可谓信息时代开展选稿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搜索指令“site”(关键词 + 空格 +site:+ 网址),可以搜索限定网站的内容 ;搜索指令“intitle”(关键词 + 空格 +intitle:+ 标题关键词),可以搜索标题中包含某关键词的内容 ;搜索指令“inurl”(关键词+inurl:+ 网址),可以搜索网址中包含某字段的内容。

网络稿源合规问题。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稿源,则意味着稿件多数来自网络。这就涉及一个问题 :文摘类报刊转载、选编网络内容是否合规?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2017 年修订版)第二十八条,期刊转载、摘编互联网上的内容,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其内容进行核实,并在刊发的明显位置标明下载文件网址、下载日期等。另外,国家版权局《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规定,报刊转载互联网媒体作品,应当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根据这两条规定,期刊可以转载互联网上的内容,但要对内容进行核实,并标明相关来源信息。报刊转载互联网媒体作品,应当经过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结语

从纸质媒体到新媒体时代,从“翻阅选稿”到“搜索选稿”,选稿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党员文摘》杂志从月刊改为半月刊,选稿工作量翻了一番,在编辑人员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依然按时高效完成选稿工作,选稿工作方式的不断改进是重要助力。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党员文摘》的内容品质也在同步提升,并获得不少荣誉。《党员文摘》是“2016 中国最美期刊”,连续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党员文摘》2022 年第 23 期的专题《延安 :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入选中宣部第七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步伐。

当下,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传媒行业也必然随之发生巨大变革。从撰写文章到图片生成,再到视频生成,人工智能的媒介“延伸”作用在不断扩大。文摘类报刊选稿方式、工作流程再造乃至报刊运作本身的变革,都势必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作者刘桂池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党员文摘》编辑,张倵瑃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

《新闻战线》原版:

cb67a56ce0c5d6e6527e1700cd56b3b.jpg

6a00144477483d5bf8727e1bd7ee20c.jpg

522dc0c3ba5a7d9bcd969adb538652a.jpg

编辑:王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