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猛专栏丨古道上的槽溪

作者:​文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0-30 09:42:15

古镇是走马,古村是槽溪,一个在路上的地名。

走马,作为一方古镇,是湖北利川,重庆万州、石柱三地交界之处。在没有公路和铁路的漫长岁月里,除了天空的飞鸟和开阔的思想,要想往来川鄂,都必须走这条千年古盐道,走过走马镇槽溪村这方古道上最温馨的驿站。

沧海桑田,今天的大地上已经无法呈现千年前古道完整的样子,我是从父辈这群三峡“背二哥”言语的河流之上,看见那刻印在祖先们脚印上和心中的千年古道。

我第一次到槽溪是1994年,在全国人民庆祝新中国成立4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正式被调到四川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局工作,局里安排我到走马镇槽溪村检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按照父亲生前的嘱托,我没有坐车,而是从长江边的白水溪码头出发,沿着父辈们走过的古道寻梦槽溪。

那个时候鱼背山水库还在规划的图纸上。翻过杜家坡,眼前豁然开朗,大风堡、大梁上、杨柳池,三座大山环抱着一方山清水秀的村庄,面向遥远的长江,亮汪汪的水田,蜿蜒的驷步河,河上渔歌唱晚,河两岸垂柳依依,偶有牧归的牛羊,桃花源一般。古道走向槽溪,槽溪走向远方。夕阳落山,灯火亮起,近处就是著名的驷步河店子,酒馆、客栈、茶馆、铁匠铺沿着古道一字排开。卖酒的除了有好几口大酒坛外,也有很多瓶装的白酒。茶馆卖的是老鹰茶,一角钱可以敞开喝,再添上一点钱还可以将茶灌进竹筒中带走。也有卖火把的,现在卖的是电筒、马灯,早些年是卖向日葵秆和竹篾捆成的火把,卖桐油、煤油制成的风灯。卖鞋的原来是卖草鞋、布鞋,现在主要卖胶鞋和水靴。自然还有酒馆,卖猪头肉、卤牛肉、杂烩汤、柴火鸡、鼎罐饭……我好像看见父辈们坐在熟悉的酒馆客栈,几碗酒下肚,天南海北地“冲壳子”(重庆方言,指聊天),较劲比赛唱“背二歌”。

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作家协会要求作家定点深入生活,记录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自然就想到古老的槽溪,对那片土地我有着无尽的牵挂,总觉得那条古道上、那方驿站里有什么在等着我。

川鄂古盐道是万州与利川、石柱货物进出的历史见证,三峡“背二哥”用背架子驮运着盐、布匹、粮油、米面在漫长的古道上跋涉,古道有多长的历史,槽溪就有多长的历史。是古道成就了槽溪,还是槽溪成就了古道?槽溪的村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

这次我没有从古道走向槽溪。驷步河上的鱼背山水库已于1999年竣工并投入运行,当年美丽蜿蜒的驷步河如同那古道一般,被岁月掐去了很长一段,仿佛也掐去了一段槽溪的历史,同时掐去的还有那古老的驷步河店子。古道被水库淹没,让地上的路变成水下的路。陪同我们的时任走马镇走马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向秀发,站在船上指着碧波之下的驷步河店子,说他家世代就在那里开客栈,水库建成后,飘扬的酒旗到他这一代再也飘不起来,他们移民搬迁到了10公里以外的新家,而原来他家的一亩半田地还在水库岸边的纱帽岭上。

水涨“村”高,当年那些老店都往上搬,以前为过往的“背二哥”和远行人枕梦,大家喊它们“幺店子”,今天则为到鱼背山水库休闲度假、康养钓鱼的人,和到古道徒步远行的人枕梦,大家称为“农家乐”。在槽溪,不是沧海桑田,是“桑田沧海”。我们看水,我们听水,那是乡村屋檐下的滴答声,那是古道上脚步的滴答声,那是我们血管里的滴答声。每天上千人来这方“水上客厅”垂钓、逐波的情景,比当年的“幺店子”热闹多了。镇领导说,这里要打造一方水上运动基地,当年走马走马,如今逐波走马,这方土地永远不会寂寞。

2019年春节,我作为志愿者再次来到槽溪村,和走马镇领导一起参加群众大会,动员修缮槽溪连通外界的公路。

群众对修公路格外兴奋,说他们都等了几十年啦。村里的老“背二哥”向大爷却站起来:“文老师,你找人把公路修了,我们这些‘背二哥’怎么办?”刚才在路上歌声不断的“背二哥”们,此时纷纷站起来,埋怨修公路砸了他们祖辈传下来的饭碗。我正不知道怎么收场,村党支部书记却说:“不要着急,公路开工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公路开工那天,向大爷和村里的“背二哥”们把那些曾经在路上的把式全展示了,背石子、背水泥、背钢筋、背搅拌机……工地上歌声不断、笑声不断,那些走南闯北的公路工程队说,他们在全国各地都修过路,像槽溪这么快乐的工地还是第一次遇到。

村里人说,槽溪的公路是“背二哥”们“背”通的。他们背通了脚下的路,也背掉了背上的路。

“抬山号子嘛哦哦吼嘿——哦哦吼嘿/震天地嘛哦哦吼嘿——哦哦吼嘿/不怕风儿嘛哦哦吼嘿——哦哦吼嘿/不怕雨儿嘛哦哦吼嘿……”

给槽溪村党支部书记李中明一路讲述我的父亲和他挂念的古道时,突然传来久违的抬山号子。李中明告诉我,当年成群结队的“背二哥”走过的古道如今车水马龙,古道成了车道,一年到头很多时候都没有活计上门,大家心痒了,几十个老“背二哥”汇聚到村里向大爷家,大家把家中的东西绑在背架上,环绕着村庄喊上几嗓,过瘾得很。老人们喊着抬山号子,踏着掀天动地的旋律,伴着清清的溪水,记录着那些在路上的故事和歌声,我感受到从没有过的力量……

鱼背山水库航标灯亮起时,大家记着我说过的柴火鸡、鼎罐饭,争着拉我到他们家的农家乐。

火塘上挂着鼎罐,炖着腊猪脚、水库里捞出的鱼,焖着洋芋饭。柴火灶上的大铁锅里焖炒着刚杀的公鸡,和着竹笋、魔芋、土豆等山货……

肉香、饭香、酒香、柴火香,那是古道的味道,那是槽溪的味道,那是父亲的味道。

背上背的背架子,手里提着打拄子,脚上穿的偏耳子,腰里插的扇笆子,口里衔的烟锅子,肩上搭的汗帕子,歇气休息唱山歌子。

歌声回荡山谷,一瞬间让我们穿越回几百年前的巴山蜀水,我们眼前呈现出当年那些路上的“背二哥”:背上背架,他们是背二;横起扁担,他们就是挑二;扛上木杠,他们是抬二。他们是这古道的跋涉者,也是守望者。

千年古道远去,如今变成了通畅的公路。千年的“背二哥”远去,他们的身影在古老的背二歌中摇曳。当年在路上的人们如今在水库周围种下李子、核桃、油桐、辣椒,开上生意兴隆的农家乐,庄稼不再是乡村土地上的唯一主题,乡村土地彻底“改版”。

这一刻,我们刚好赶上。

随着我文字的记录,到槽溪寻梦的人越来越多。槽溪的柴火鸡、鼎罐饭做法传到万州城里,大家一下喜欢上这里柴火的味道,城里很快开了几十家柴火鸡和鼎罐饭店,让古老的江城万州又有了柴火的味道。

从鱼背山水库边槽溪村码头上岸,沿着方家沟往上走,曲径通幽处竟隐藏着一座美丽安恬的大院子——向氏民居。作为一个对古建筑知之不多的作家,我确实无法专业地描述这座民居建筑,倒是阴刻在院墙、大门、戏楼的几处对联,让我过目难忘,感触颇深。譬如院墙上是“碧荫为人,丑未山房”;正门石柱上是“兴地有崇山峻岭,其人如良玉精金”;厅堂上是“快睹云霞生异彩,长聆山水有清音”“法守责成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前人景仰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我把房子建在崇山峻岭阴凉处,聆听山水清音,告诉世人我的子孙要怎么做人、怎么为人。更让我惊讶的是如此深山远水之处,民居大院中竟建有一座戏楼,戏楼不是张扬在院门之外显眼处,而是内敛于院门之内,戏楼两边的对联也不忘告诫子孙后人:“膝下子繁栽培欲学燕山桂,村边树合畅茂何殊栗里松”。

背靠崇山峻岭,面朝清清湖水,小溪绕院蜿蜒向前,以鲜花盛开的村庄为背景,以村庄一座座崭新的农家小院为背景,以波光粼粼的鱼背山水库为背景,在这方古老的民居中读上一本书、喝上一杯茶、枕一汪好梦,给心灵放假,那绝对是人生的幸事。

从向氏民居继续往上,是著名的万步梯,万步梯的尽头就是卡门,槽溪村村委会办公室原址就在此。随着老店整体搬迁,村委会办公室也从卡门搬到坡下,和那些农家乐一起组成一条白墙黑瓦的“老街”。槽溪往上的古道上,我看见好几处惜字塔,惜字塔上镌刻着“惜字修库,福寿长绵”等楹联,折射出人们祈愿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和敬天崇文的朴素理想。走马古道不但有地理上的古道,也有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古道。走马这片土地上每一方村庄的地名几乎都与“马”有关联,白草、马鞍、石窖、槽溪、小河、渡河、双流、谷雨……是马吃的草、是马喝的水、是喂马的槽、是骑马的鞍,呈现出的就是一部关于马的文化图景。

走在村庄古道上,鱼背山水库是门前的一面大镜子,远远的长江是远方的一面大镜子,映照着槽溪漫长的岁月,映照着层层梯田,春天是海海漫漫的油菜花,秋天是金黄的稻子。满山核桃园、李子园、油桐园、辣椒园,过去槽溪人在路上为生计奔走,今天槽溪人在这一方温馨的田园里为幸福忙碌。古道上的槽溪无不见证历史长河上的槽溪,新中国征程上的槽溪,槽溪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敞亮。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再次来到槽溪村,带了几坛老酒去看望那些最后的“背二哥”。他们并没有我想象的失落和抱怨,他们说没有哪座山不能翻,没有哪条河不能过,没有哪条路不能走,没有哪碗酒不能喝,一直在路上的人永远认得路。

这是槽溪之路,这是未来之路。


编辑:王婉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