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专栏|我打龙门桥边路过
作者:潘玉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1-04 10:00:05人这一生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正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里的故事各不相同,有的会随着时间而消逝,有的则牢牢地扎根在人的记忆里,还有的就仿佛未曾存在过。花会谢,叶子会黄,同学会散。但当你路过曾经停留的地方,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当初的那朵花、那片叶子、那位同学和老师。
不久前,我趁午休时间去外婆家,路上经过我初中时就读的学校——慈溪市龙南初级中学。虽然因为时间有限,并未久作停留,但电瓶车隔着河面从岸边跑过的一两分钟里,我的视线还是情不自禁地被这个我曾待了三年的地方吸引了去。
教学楼、操场、传达室、围廊花架……校园与外界相连的地方有一座桥,那座桥我读初中时也曾日日经过,却一直不知它的名字。倒是这一次不经意远远地瞥看一眼,发现它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门桥。“龙门”二字,大抵出自“鲤鱼跃龙门”,有祝愿莘莘学子一举高中的美好寓意。
桥下的水似乎已不如当年清澈,桥对岸的人也已换了一波又一波。操场上人声喧哗,一些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吵闹声恍惚间勾起了我的回忆。那个操场我也曾经跑过,只是不知道现在教体育的老师可曾教过我。年少无知时总干过几件蠢事,想当年体育课一遇到打篮球我就往寝室里躲,最后中考时篮球才拿6分;我也曾绕着操场跑过一整个下午,遗憾的是并没有坚持,那时候滞空能力好,最爱跑跳,有种飞起来的感觉……
岁月蹉跎,人已不是当初的少年,偌大的校园也已经变了模样。旧时的花坛不见了,花坛里的月季也是,取而代之的是几株香泡树。当此时节,香泡树上的果实结得真好,只是远远地,瞧不分明。
但要说哪栋建筑最令我难忘,或许不是教学楼,而是那个不起眼的阅览室。长我八九岁的师兄王孙荣说龙南初中是有图书馆的,而我读书三年,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将时光倒退到20年前,我问老师借书,仗着身手敏捷,翻过几回校长阅览室的门。然而阅览室的布局如何,如今我早已不记得,只记得它的位置在楼梯左拐第一个门进去。进到阅览室,可以看到报刊架,架子上用夹子拦腰夹着几张报纸。隔壁是书架,书架上陈列着几本杂志。
于今日的我而言,这些杂志和报纸寻常可见,算不得稀罕,但在当时它们却为我开了一扇窗。报纸和杂志上刊载的文章与语文课本里收录的那些文章绝不相同,读起来有另一番味道。记得其中有一份报纸,每周的周末发行一期,一期有好几个版,会对时下流行的作家进行介绍,我读过且有印象的作家就有毕飞宇、残雪、东西、鬼子、韩东、苏童、马原、叶兆言、余华、池莉……间或,该报也会发一些副刊,其中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深刻。一对男女相恋却不能相守,多年以后重逢,想起过去,相望无言。这篇文章的情节很是俗套,但文末的诗句让我惊艳,那几句诗来自黄仲则的《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当时我才不过十四五岁的年纪,要说真对诗句有多少理解其实也没有,但这几句诗却从纸上跑入了我心里。自此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搜罗、阅读更多黄仲则的诗,可惜小镇太小,怎么找也找不到,找书读诗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执念,至今不殆。就像学校,不管离开多远,始终都在心头徘徊。
返回时,我拍了两张照片发在朋友圈,初中时的班主任金新华老师看到了,留言道:“你应该进来看一下,老师这两节没课,可以带你再逛逛。”其实,这些年,我萌生过许多次去校园里走走的念头,然而一如“近乡情更怯”,总是不得便,总是不敢回。
编辑:李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