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砚台:“党建统领+校地联建”农光互补项目助推集体经济发展
作者:赵桂花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1-08 16:40:14近年来,垫江县砚台镇太安村注重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用好市级驻村帮扶部门专业优势,深耕校地合作共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农业产业的“农光互补”项目,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聚力校地联建,建强战斗堡垒
做好党建“加法”,以市委统战部帮扶集团定点帮扶垫江为契机,引入重庆科技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和各级帮扶集团党组织,与太安村党总支成立校地联合党支部,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
理论联学。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理论人才优势,定期邀请高校党建专家人才为乡镇干部、村干部进行党建理论培训,帮助地方党员、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充分挖掘太安村地方资源,为高校建立校外党员教育基地,每半年组织高校党员到太安村开展一次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
活动联办。进一步创新党总支活动形式,丰富党总支活动内容,联合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向深度融合,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得到极大增强。
党员联动。实行高校党员下基层、村社党员进高校“双向联动”,高校组织党员和教师到太安村开展调查研究、科技攻关,将论文写作、业务教学与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紧密结合,让高校党员融入基层、服务人民。组织镇村党员、技术骨干等到高校参加技术培训,分享基层工作体会、脱贫故事和创业经验,实现镇村发展能力水平和高校学生基层情怀“双提升”。
发挥组织优势,服务项目落地
依托“乡村振兴、强村富民”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放大党员先锋模范效应,推动农光互补项目落地太安村。
科学规划项目。围绕“以联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思路,发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邀请高校专家、县级部门项目负责人等多次到太安村实地考察调研,根据太安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现状等客观因素,规划引入农光互补项目。
民主确定项目。组建党员先锋队,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将发展农光互补项目的想法、思路告知全体村民,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赢得群众支持,最终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农光互补项目确定为集体经济发展主导产业。
协调推动项目。细化党建联盟职责任务,乡村振兴联合党委负责全面协调统筹资金、土地和相关政策研究,跨村联合党支部争取技术、资金、人才上的支持,太安村“两委”班子负责群众的沟通协调、日常监管等工作,重庆电力高专积极利用专业优势,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全程提供规划设计、安装、运维等技术指导。同时,通过召开校地联合党支部主题党日共同研究、共商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2023年5月,农光互补项目分两期全部建成投产,共安装光伏板594块(每块容量540Wp),装机容量335千瓦Kwp,年发电量30万度左右。
创新发展模式,助力经济发展
紧抓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国家政策,充分利用高校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经济发展新路径。
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咨询专家、考察调研、土壤检测,对光伏板下部分低效农田通过种植大豆等农作物进行土壤改良,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黄精,提高了光伏板下闲置土地利用率,在有效利用荒山荒坡、解决撂荒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兼顾经济和生态效益。太安村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13余万元,实现亩均收益超2万元。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0kg,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5kg。
建立利益链接机制。该项目作为扶贫项目,建立与重点人群利益联结机制,安排2名脱贫户长期在基地务工。创建固定分红模式,每年固定拿出2万元收益对全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分红,受益重点人群约200人。同时将部分收益用于公共安全隐患整治、道路维护等公益事业,从而促进全村的公益事业发展。
强化后期管护。该项目的后期管护主要集中在光伏板清洗、维修等方面。协商建立管护机制,通过与辖区电管所和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积极对接,确立了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提供技术支撑,电路维护由国网垫江供电公司负责,光伏板维修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负责,光伏板清洗由太安村负责的三方管护机制。
“太安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定点帮扶集团作用,大力实施校地共建,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极大增强了太安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砚台镇党委书记易红表示。
编辑: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