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文学|那片橘林环抱的村庄

作者:李玉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1-13 16:09:14

我是喝浦里河水长大的重庆开州女儿,我家乡所在的村,隶属于如今的开州区南门镇,南门与长沙比邻而居,只是南门镇在浦里河的上游,长沙镇在浦里河的下游而已。今年橘红时节,一次采风活动,我得以回到故乡。活动所观摩的地方就是长沙镇,一个遍布我青少时期足迹的地方。

其实,我所居住的城市距离开州长沙镇不过一条隧道的距离,就因为在那片土地上已无亲友,所以屈指算来,我竟然已经阔别故土40余载了。在过往的岁月里,思乡的情愫,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泛起层层涟漪,那些曾经种过的稻子,放牧的牛羊,都在我的笔下泛滥成了乡愁……

当车窗外的亮光照进隧洞出口的那一瞬间,我的心里就生出了一双飞翔翅膀,我只想把自己变成一架航拍机,清晰地拍下浦里河边的一草一木。站在长沙镇锦橙社区园艺场院坝环顾故乡山水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却泛起了一股子酸味儿。还是那片熟悉的土地,景物却不敢相认了,依然是故乡的父老乡亲,面孔却变得陌生了,一时间,我竟然不知道在相思里该拥抱谁?

长沙镇的柑橘,是在很多年前就出了名儿的。尽管那时候品种单一,除了广柑就是红橘,而且果树也不多,但每一株挂果的树,都是当地村民的摇钱树。那里是一个能够将果子换成钱花的地方,也是山里的女孩子向往改变命运的福地。

尽管在外乡人眼里,长沙镇的人们温饱有余,但他们在困难时期,同样也经历过缺血的阵痛。尤其撤区并乡之后的长沙镇,在改革之初的探索发展中,也曾经有过迷茫和彷徨,由于果树老化,外出务工一度成了当地果农改变家乡面貌的唯一出路。

近年来,长沙镇领导班子务实创新,狠抓经济发展,将紧邻万州区的狮寨社区,打造成了规模巨大的浦里工业园区。这一举措,既抓了产业发展,又为辖区增加了亮点,还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他们还利用社区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成功培育的“开陈72-1”锦橙品种,该品种曾两度获得全国农业博览会金。锦橙、长沙、福城三个村,同时进行果树品种改良更新,实现了以锦橙、脐橙、W•默科特、沃柑、脐橙、血橙、龙回红等柑橘为主的发展目标。

在创业初期,福城村党委书记张善海曾三次奔赴广州,动员本村在外地工作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造福福城。他利用深圳带回来的近千万元投资,建起了福城顺亿果业公司和福城村注塑厂。有了福城顺亿果业公司,就有了产销链条,有了福城村注塑厂,就不用花钱外购柑橘包装了。打通了产销链条,果农就有了创收的信心,他们齐心协力谋发展,不仅柑橘的品质提升了,销量增加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如今,长沙镇的柑橘通过互联网,已从国内市场走向了国际市场。

除了生产销售柑橘外,村民还开动脑筋,挖掘历史。充分利用陈家园艺场场部旧址、百年古橘树景区等科普基地的历史,花果同树奇特景观和桔子灯等民俗文化,让“以橘为媒”的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带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

在那一片橘林包裹的村庄里,村委会办公室里的奖牌,有区级的、市级的、国家级的。不仅如此,长沙村的前任党委书记,还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而福城村的党委书记张善海,也于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果农,在长沙镇各级领导干部的正确带领下,不仅将柑橘树打造为致富树、生态树、摇钱树,还将乡村旅游业不断开发。在柑橘花盛开和柑橘成熟的季节,生产便道变身为“花间游道”和“果子采摘体验道”。让游客既能观赏到花果同树的奇观,又能在橘林采摘鲜果。既能体验耕读教育,还可以参与做橘灯、猜谜语、欣赏民俗文化表演等文化活动。

采风活动,在福城村党委书记张善海的侃侃而谈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个新民宿旅游打卡地以及浦里河边的一草一木,真让人流连忘返啊!我的家乡,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中变得越发美丽富饶了。那片橘林环抱中的新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作者简介:李玉芳,笔名天边彩霞,重庆开州人。曾在多种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部分诗作收入国内多种选本。出版散文集《灵魂的家园》,长篇小说《草根宿命》,《蹚过浑水河》,诗集《芳草婀娜》,散文诗集《草尖上的泪滴》。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