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万州:为国有林场打通“绿色通道”

作者:陈洪胜 刘红灵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12-30 14:04:14

“等到这些树苗长高成林,的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充满期待。”驱车行驶在新修好的防火道路上,沿着山坡栽种不久的“生物防火阻隔带”树苗错落有致、排列整齐,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万州森林防火项目经理韩伟的眼里,顿时浮现出未来林海郁郁葱葱的景象。

冬日暖阳照耀下的重庆万州龙驹国有林场,满目葱茏,苍翠欲滴。万州森林草原防火道路和生物防火阻隔带工程项目,是重庆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承建的森林防火项目,分布在龙驹、长滩、罗田等七个乡镇之间,归属龙驹国有林场管辖。境内森林山地地广路稀,林内草木结构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火情灾情,纯人力扑救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加快建设森林防火道路和生物防火阻隔带迫在眉睫。

筑牢生态屏障,打通绿色通道,呵护两岸青山和千里林带,成为央企项目团队的新使命新挑战。根据总体施工计划,项目团队要在3000多亩的林场里,建成27处、总长50.5公里的生物防火隔离带,修好20条全长59.7公里的防火道路,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合同工期4个月左右,加之这一条条如同“毛细血管”般的防火道路,以及需要重新开辟、大面积种植的生物阻隔带施工范围,山势陡峭险要,危岩峭壁耸立,平常人迹罕至。

机械设备上不去怎么办?韩伟便带领人员手搬肩扛,采取人工作业,费尽艰辛开辟出作业平台,一米米向前推进。对设计路线进行“点对点”踏勘踩点,测量放样桩号,找准施工路线。

“原始地貌险、管理半径大、作业面展开难、安全风险高不说,还冷不丁会遇见野蜂、毒蛇和蚊虫侵袭。”回忆起最初的施工场景,韩伟记忆犹新。尤其是八九月份,万州一直是连晴高温天气。他们顶烈日酷暑,采取半挖半填降坡处理的方式,抓紧拉通一条条宽4.5米防火道路主线。随后用片石和泥结碎石砌筑、碾压,直到道路成型,达到四级林区公路标准。防火道路一通,便和现有“村村通”公路无缝对接、紧密相连,更加方便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加密了镇乡路网,也为加快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发展新动能。

从高空俯瞰,“星罗棋布”、遍布于山林间的森林防火道路,蜿蜒盘旋在青山之中,如同飘舞在茫茫林海里的“金色绸带”。那段时间内,韩伟他们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中午就在山林里喝点矿泉水、啃点面包对付一下,实在困了就靠在树上打个盹,晚上摸着黑才回项目部驻地休整。

据韩伟“科普”介绍,森林防火道路是预防发生火情险情后,进行应急救援、逃生、物资运送的“生命通道”,通过新建和改造道路,将有效改善通行能力,提高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而生物防火阻隔带又称“绿色防火”,是在林缘地带种植抗火耐火树种,利用防火树种叶片的不易燃性与相对密植构成的独特林分,起到预防和阻隔地表火及树冠火蔓延的作用,实现“以林养林、以林护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能有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可谓一举多得。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森林防火项目新任务、新业态,韩伟他们起初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要干就干好”的动力。通过划分成林木采伐、道路建设、造林抚育三个作业板块,形成各负其责、互相补位、一体施工的格局。在建设防火道路上下两侧各20米宽生物防火阻隔带过程中,项目团队起早摸黑,每天一干就是10小时左右。短短3个多月时间,先后清林2600多亩,栽种楠木、油茶、木荷等防火树种29万多株,播撒草种约7195平方米。这些固水土、不易燃的林间经济作物,不仅成为守护山林安全的“绿色长城”,还能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为群众就业增收带来更多实惠。

远眺大山,绿意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现如今,防火道路和生物阻隔带交工验收基本完毕,即将正式交付使用。圆满完成建设重任的中交建设者,用汗水擦亮青山绿水底色,用实干守护千里林带平安。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