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藏在光阴里的中国故事:楚楚小寒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05 08:00:00太阳到达黄经285度,公元又一新年的钟声甫一敲响,楚楚小寒便行云流水,折纤腰以微步,丢丢秀秀地到了。
二十四节气中带着一个小字的小满、小暑、小雪、小寒,虽看似漫不经心,微不足道,却如同连枝同气,分属春夏秋冬四季里的四姐妹,总给人一种聘聘婷婷、纤纤细细,有几丝可人软萌而又大方大气的美感。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小寒,十二月节;小者,月初寒尚小,未至极也。就说眼下冠之以小,排行靠后,正值一年最冷时期的幺妹小寒,看上去真有几分楚楚动人,也让二九三九隆冬的彻骨寒意一下子舒缓了几分。但冷气积久而寒,季冬小寒也着实不小,个性更见分明。俗话就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小寒小寒、无风也寒,不冻则已、一冻惊人。果然,正同云暮惨,劲风朝冽。随着妩媚小寒这些许温馨温软,也就是冷空气间歇后一起结伴赶来的,除了料峭的寒气寒流,还有就是凛冽的寒冻寒潮。
天寒数九,过完一九又冷一些,过完二九又冷一点;数到三九,也就到了小寒前后的最冷天气,这时老辈就会语重心长地告诫,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远去的小暑大暑究竟哪个更热,长时期以来都难分伯仲;而黄钟连大吕的小寒大寒究竟哪个更冷,经年历月也常常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有的年份是小寒冷于大寒,有的年份是大寒冷于小寒,还有的年份是小寒大寒冷的程度相当。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总体而言,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无论是气温的平均状态,还是极端最低气温的记录,都预示并标志着东南西北将进入一年里最寒冷的日子。因为这时的太阳还在地球南回归线附近徘徊,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仍然是极弱极小的,土壤深层储存的热量也几乎消耗殆尽,达到一年里的最低点。尽管冬至一阳生,白昼在慢慢变长,黑夜在慢慢缩短,一天比一天得到的太阳光热也有所增加。但整体来说,黑夜的时间仍然长于白天,地球吸收的热量仍然小于散失的热量,两两相比依旧是入不敷出。
小寒时节的气候特征,是阳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正顶着阴气,推动着阴气,阴是冷,于是天气因此而不断地冷冷冷,以致越来越冷;冷到最后,阳气渐占上风,气温也就不再往下降了,甚而稍微还有点攀升。但在室外稍微久待,还是会觉得透骨奇寒。这就是不可小觑的小寒带给人的体感。一直要等到阳气完全出地,也就是大寒过后立春迫近,天气才会渐渐地变得暖和起来。
物系于时也,万物应候而荣,顺时而凋。十五天小寒三候循着阳动而阴复归于静之大局,全部是以感知气流转向有敏感天赋的鸟类作为物候标识。
——顺时知节、行止有序;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小寒一候雁北乡。是说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开始着手收拾行装,指日启程北飞,从不爽期。雁者,随阳之物,知时候鸟;乡者,同音为训,意为趋向、朝向也。虽然眼下的北方还是山寒水冷,大雁也还在南方。但得气之先,超前感知到了时令阴阳顺逆变化的大雁,即将循阴阳起伏避热而归。一直要延宕到立春以后,才得以全部迁徙完毕,皆归矣。
——奔波忙碌、衔草筑巢,铺床叠被、毓子孕孙。再五日小寒二候鹊始巢。是说寒阴至极,意味着暖阳回升,喜鹊也冒着严寒,在忙着搞基建造房子,要盘算孵育后代了。鹊之前加上喜字的喜鹊,是人类伴生鸟类,极具灵性又极具个性,擅于编织又长于抹砌,象征吉祥。这时的北方,到处可以见到适应能力极强的喜鹊,在忙忙碌碌打点着生活。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讲的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故事。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又五日小寒三候雉始雊。是说野鸡也感到了阳气滋长而鸣叫放歌、求偶迎春。雉者,由矢和隹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善走,不能久飞,特指野鸡。雊者,雌雄之同鸣也。接近四九,早醒的阳鸟野鸡感于阳而后有声,这是整个酷寒冬季最动听的鸟语,一时让冰天雪地透露出阳生暖回的勃勃生机。
从深冬小寒,到盛春谷雨,古有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一说。即对照这八个节气的三候,一候一花;而应着这种特定节气盛开的花和这种特定花期的风,就是花信风。始梅花,终楝花,凡三八二十四个物候绽放二十四朵花。过了谷雨,就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群芳争艳、繁花似锦了。
小寒时节,一候二候三候对应的花,分别是梅花、山茶、水仙。
槁木中有生意存,恰似一阳来地底。初番花信小寒前,早绽梢头两三蕊。这首吟咏凌寒独开、暗香幽来小寒一候花信风梅花的作者,是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
山茶相对花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见,烂红如火雪中开。这首吟咏花期耐久、历二三月小寒二候花信风山茶的作者,是苏轼,也就是东坡居士。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这首吟咏若葱若薤、含香体素小寒三候花信风水仙的作者是黄庭坚,也就是山谷道人。
风有信,似有德行,如期而来,迎风盛开;花不误,似有灵气,岁岁如此,永不相负。前人用观测花信风这种浪漫意味的方式,来记录冬春物候花事,不仅独特雅致,还特别耐得咀嚼体味。
鱼惯雁行,梅蕊报春;鹊巢知风,茶花着色;鸡鸣而起,水仙含苞。在寂寞隆冬,大自然馈赠的这一声声一缕缕鸟语花香,是悦耳动听、美不胜收的天赐之礼。自然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没有自然,我们一无所有;没有自然,我们一无是处。人啊真的要学会并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譬如在寒冷冬日,就不妨既围炉向火,又踏雪寻梅,去亲近和拥抱大自然,看一朵花开,等一树新绿,相守一方天蓝。
淋过雨、挨过霜、披过雪,冷艳小寒是冻出来的;冻出来的料峭小寒,羡慕过小满,也嫉妒过小雪,但一番春意换年芳,它总算和小暑耐住了属于自己的炎热一样,也耐住了属于自己的严寒,一时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宁静;沉稳内敛,却也温馨浪漫,能够心平气和、从容淡定来傲对悬崖百丈冰、迎候寒客一枝俏。
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一身阳光的元旦过后,就是小寒节令;与小寒紧挨着的一个重要日子,就是传统节日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老舍先生曾饶有趣味地说,在这天,人家里,寺观里,都要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等熬成的。
经过了生活的甜酸苦辣,深通人情世故,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最后幽默地概括,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老人还兴致勃勃告诉大家,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句温暖俏皮的童谣表露出,腊八一过,最像年底的旧历年也到了年底,年味儿是越来越浓了。通常是从喝腊八粥开始,便进入“忙年”,之后便是祭灶、扫房,宰猪羊,赶集买年货,贴春联剪窗花等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守岁过除夕。
虽然以前那份盼年、过年、拜年的亲切热闹好像越来越淡、越来越远,但中国人心底对传统节日和心仪生活的那份期待,却始终不曾也永远不会改变。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岁暮小寒虽然冷得不像话,但时辰物候都还不到,故屈居为小。这个小,小得恰如其分,小得有来由。原来大有大的好处、大的气势;小有小的妙处、小的优势——
它能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做人要讲大格局,但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所有人过的无非都是一日三餐的小日子。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