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一碗腊八粥

作者:汪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07 10:23:14

岁末寒起,时序交替,又是一年腊八节。

image.png

在我国民间,腊八节这一天各地有很多传统习俗,如晒腊八豆腐、煮五豆、泡腊八蒜、做腊八面、砸腊八冰,而流传最广的习俗便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或祭祀祖先,或阖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是用哪八种谷物熬成的呢?原来,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如今,腊八粥的材料各地都有所不同,就地取材,但不变的是,必用当年新收的各类五谷杂粮,混合熬制。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南方乡村。小时候,每到腊八节前几天,老人会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而到腊八这一天早上,我最爱喝的就是腊八粥,虽然儿时缺衣少食,早晚喝稀粥,但心里感觉只有腊八节这一天的腊八粥最香甜。儿时在农村老家,每年到了腊月初七,母亲就开始为腊八粥忙碌起来。淘米、泡五谷杂粮、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初八凌晨三四点就起床用文火慢炖。待清晨我们醒来时,满满一大锅香气四溢的腊八粥就熬好了。

喝腊八粥也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事。母亲盛的第一碗要送到堂屋的祖先灵位跟前,祭祀先人。第二碗送到爷爷奶奶面前,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然后,又盛出几碗送到左邻右舍家中。最后,才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各自喝上一大碗腊八粥。

长大后,我到了西北工作生活,就很少吃到母亲熬制的腊八粥了,但每到腊八节那一天,我就自制腊八粥。为使味道鲜美,营养更丰富,一般准备以下原料:糯米、糯小米、青稞珍子、红豆、桂圆、红枣、核桃、花生等。具体做法是先将原料洗净,然后将桂圆、核桃去壳,红枣去核。头天晚上须将上述原料用冷水进行浸泡,泡绵后第二天早上可开始蒸煮。煮时刚开始用中火,待沸腾后则改用微火。约煮40分钟左右,香喷喷的腊八粥就做好了。吃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些白糖或红糖。

香香甜甜的一碗腊八粥,温暖了从古至今多少人。又是一年腊八到,无论在哪里,都愿你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愿你平安喜乐,万事“粥”全。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甘肃省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撰稿人)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