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建议的力量 | 赖薪郦:提升专利审查效率 助力企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作者:唐余方 吴曼祯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15 07:00:00

2024年12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标志着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建成运行,结束了重庆的创新主体无法在本地享受专利预审服务的历史。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正式运行,离不开重庆市人大代表,长安汽车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组织部部长赖薪郦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重庆持续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增长。

赖薪郦格外关注重庆的专利创造效率,她调研发现,与发明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相反的是,重庆的专利创造效率存在审查效率不高、审查资源不足等问题。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2023年,长安汽车、赛力斯等车企发明专利的申请总量约4800件,但期间审结的发明专利仅约1600件,审结率约为33%,截至2023年底,长安汽车还有6100余件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周期已超16个月的有2000件。

“专利审查效率难以匹配企业的创新速度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效率,长期如此,将持续造成大量积压案件,影响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赖薪郦说。

针对发明专利审查存在的问题,赖薪郦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效率的建议》。

对于重庆的发明专利审查效率不高、审查资源不足等问题,赖薪郦建议由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牵头,联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增加对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审查资源的投入,基于产业年平均申报量,增加相应的审查资源以保障审查效率与企业创新速度的匹配性。与此同时,建议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职能,打通快速预审渠道,协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各地方审查协作中心,打通常态化的集中审查通道,加强创新主体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

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赖薪郦提出的建议。为推动建议办理更好地落地见效,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相关单位,对赖薪郦提出的建议进行逐条研究,先后开展了对市经济信息委、市科技局、市科协、两江新区、高新区的实地调研,同长安汽车、马上金融、赛力斯等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调研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市知识产权局积极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优先审查名额、专利预审机构建设、专利集中审查加快受理等方面给予重庆支持,加强同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等地方审查协作中心的沟通协作。

如今,赖薪郦的建议已经“开花结果”,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正式运行就是一项重点成果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后,围绕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领域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开展快速预审,预审合格的专利将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快速审查通道,预计将实现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6个月(平均4个月),加速创新发明成果获权,有利于企业快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市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不仅如此,按照有关规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重庆业务受理窗口已开通专利优先审查受理、初审、推荐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专利申请推荐至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优先审查。通过设置线上线下绿色服务通道、制定业务办理管理办法、持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严格管控业务质量等措施,提升专利优先审查业务办理规范化、便利化水平。2024年,市知识产权局累计推荐1211个创新主体的5209件专利申请办理优先审查,推荐量同比增长163%,有效加快创新成果保护,助力创新成果市场化运用,此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1476件专利通过集中审查途径快速获权,助力我市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编辑:唐余方 吴曼祯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