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刘彦君专栏|红岩精神光万丈,南川叔侄英名垂——祭重庆南开“红岩五烈士”之韦廷光、韦延鸿

作者:刘彦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15 17:21:14

风萧云迟天地悲,山峨水泱公能巍。

红岩精神光万丈,南川叔侄英名垂。

敬以此歌,告韦廷光、韦延鸿烈士在天之灵!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击溃国民党宋希濂集团10万之众。25日,南川解放,金佛山阳光灿烂。

此前,毛泽东主席已经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时,渣滓洞监狱内的那面五星红旗已经悄悄绣成。来自南川的韦廷光、韦延鸿叔侄,在重庆新世界看守所中仿佛能听到家乡传来的隆隆解放炮声。

韦廷光,字羡贡,1919年生,重庆南川金佛山麓水江镇水溪村人。韦延鸿,1920年生,是韦廷光同宗族侄。1946年秋,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韦廷光经南开国文教师戴危叨先生举荐,任教重庆南开中学。次年秋,韦延鸿从“中央大学”数学系毕业,经韦廷光介绍,入职重庆南开中学。

韦廷光从小酷爱文学,好读唐诗、宋词。1940年秋,考入浙江大学(抗战时迁遵义)攻读中文系,受进步思想影响,倾向革命。毕业后,于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重庆教书,订阅《新华日报》,组织进步学生阅读高尔基、鲁迅的著作,用批改作文和创办壁报等形式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他向往革命,曾宣称:“国民党政府要完蛋!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韦延鸿出身南川书香世家,父亲韦稚吕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人正直。父亲的治学为人,给少年的延鸿树立了楷模。1935年,韦延鸿考入重庆市中(现重庆市一中)。1942年,韦延鸿考入“中央大学”数学系。大学期间,他报名参加了“知识青年远征军”,被编入远征军教导第三团。他给父亲写信:“这里的生活使人寒颤,但是我的心中却燃起一团无名之火,希望着、等待着祖国的灵魂及和平之神的来临。”“即使你的儿子中途斗乏了!疲倦了,卸下枪躺在广阔的森林中,或寂静的沙滩上,但是,只要那全国父子团圆的日子到来了,你儿子的灵魂也得到安慰。”拳拳报国志充塞字行,殷殷民族情跃然纸上。抗战胜利,他又回到中央大学数学系,完成未竟的学业,直至1947年毕业,荣获学士学位。

在重庆南开中学任教的日子,是韦廷光、韦延鸿叔侄青春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献身革命的激情岁月。

1947年春,继北京“沈崇事件”后,全国爆发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的学生运动。在重庆沙坪坝,韦廷光、韦延鸿与赵晶片等积极投身这一洪流,并与学生主编《号角》壁报,揭露社会的黑暗。

1948年,上级组织指示南开中学教师成立一个半公开的教师组织——新教育研究会,韦延鸿、韦廷光等20多名教师参加。该会名义上是研究教育,实际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949年春,国民党搞假和谈,在南京制造了“四一”血案。重庆南开中学成立了“四一后援会”,师生也群起响应罢课,南开教师中的韦廷光、韦廷鸿和赵晶片三人表现最为积极。他们经常与学生一道,扭秧歌,在阅览室等公众场合传递《挺进报》。有一次学生们拥到韦廷光家,因人太多,地板都被踩坍塌了,这引起反动派的注意。但他们仍悄悄书写“严惩‘四一’血案凶手!”“抗议镇压学生运动!”“‘四一’烈士永垂不朽!”等标语,在山城的街道四处张贴,强烈要求国民政府惩办南京惨案凶手。4月21日,重庆学界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强烈抗议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韦廷光、韦延鸿、赵晶片率领南开师生,涌向沙磁区街头,举行示威游行。特务暗中监视他们的行动,并将他们列入黑名单,拟定先捕韦廷光,后逮赵晶片、韦延鸿的毒计。

1949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韦廷光出校散步,被特务跟踪逮捕,囚于罗汉寺警司侦讯委员会看守所。6月14日上午,特务闯进重庆南开中学,抓走韦延鸿和赵晶片。

韦延鸿被捕之前,其实是有机会逃脱的。在韦廷光被密捕后,同乡李思源告知韦延鸿有车可以回南川避险,但遭到韦延鸿的拒绝。他说:“韦廷光被重庆警备司令部抓走,如果我走了,连一个帮他递呈词的人都没有。”李再劝,韦延鸿拿出16块银圆交在李思源手上,说:“你拿回去交给我父亲几块;拿几块给我爱人郑绍芬;如果你要用,就拿几块吧!”他置自身危险于不顾,决意留下来搭救韦廷光。这样的毅然决然,超越宗亲血脉同事友情,是革命同志共同信仰的伟大友谊。

在狱中,韦廷光屡遭逼讯,仍大义凛然,坦率承认“支持学生闹学潮,进行罢课游行示威”。敌人如获至宝,将审讯笔录捏造成《韦延光之自白书》,载于重庆《国民公报》。这份伪造的自白书,恰恰证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狡诈行径、阴险用心。

特务认为外表斯文的韦延鸿胆小,容易突破,对韦延鸿的审讯由重庆调查处二科科长张汉杰亲自执行。他们用筷子刑具狠狠夹住韦延鸿的手指逼问:“你是不是共产党?你领导学运吗?”韦延鸿大汗淋漓、咬牙切齿坚定地回答:“我是共产党!我参加了学运!”张再次追问:“谁是领导人?”“哪些人是同党?”韦延鸿闭口不言,拒绝回答一个字。特务将审讯笔录整理成“韦延鸿自白书”,他拒绝签字。

1949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抵达长江南岸。国民党特务惊慌失措,将囚于新世界底层的韦廷光、韦延鸿等32人,五花大绑,口堵棉花,载至歌乐山松林坡枪杀。韦廷光,年仅30岁;韦延鸿,年仅29岁。

1949年12月10日下午,南开中学全体师生一千余人在午晴堂为韦廷光、韦廷鸿、赵晶片三位革命烈士召开隆重的追悼会。同乡同学纷纷挽联致哀:“举国欢腾庆解放,满城桃李泣春风”“黑暗已深看他渣滓洞中一朝妄杀,曙光在望叹我南川县里两士同殒”“白公馆里鬼夜哭,嘉陵江畔碧水凄咽;渣滓洞中枭昼鸣,歌乐山头青松长号”。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巨大的悲恸,在那个下午充满午晴堂。

同仁戴危叨先生不但亲作《韦廷光先生传》,称韦廷光老师“治学勤奋,博览群书,于文尤善庄老道学家之言,于诗酷爱苏黄。中文系学子多吟哦讽诵,而先生吟哦之音特亢而昂。……俭朴吃苦,为人光明耿介,尤富正义感,每见不平辄鸣诸喉舌”,而且撰写长联寄托他痛失同学同仁的哀思:“几年来枫林鬼哭月下枪声,我为兄惊魂荡魄犹自默祷苍天,冀指日王师北渡余生虎口负创归来,也教那亲厚者欢而见雠者畏;一踏入恐怖魔场人间魔窟,便见你喋血横尸可怜青山无语,问谁索豪杰颈颅英雄血债埋葬人去,最伤心投机者笑而革命者戕。”可恨韦廷光烈士杀身成仁,次女尚在襁褓。

歌乐山,松柏常青;嘉陵江,碧水长流。烈士音容仍在,英雄精神永存。

1986年,1950级李绪忠等八位校友专门撰文怀念他们的韦延鸿老师:“韦老师中等身材,脑门宽阔,面庞清瘦。他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讲课清晰、简洁、生动,很有吸引力。……他的精神比山高,胜水长,永远鼓舞着我们奋发上进!”

隆冬严寒,腊梅又香。我徘徊在午晴堂外,七十五年前分别由伍景明、黄友棣为三位教师烈士作词谱曲的《招魂曲》音犹在耳:“山之边,水之湄,山花野草路迷离。魂兮何依?风萧萧,云迟迟,风云变色天亦悲,魂倘有知!……山峨峨,水泱泱,碧血丹心土俱香……”

参考资料: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红岩英烈编写组,党没有忘记他们——红岩英烈(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61页。

中共南川县委党史研究室,解放战争时期的南川,内刊,1991年,第214-224页。

附录烈士简介

韦廷光,又名韦羡贡,男,四川南川县人,1919年出生。曾在万县师范、松花江中学、重庆中学、南开中学任教师等职。1940年在贵州遵义浙江大学读书时,与进步同学关系密切,思想倾向进步。毕业后,在万县、重庆教书期间,追求真理,渴望进步,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高尔基和鲁迅的文章,利用批改学生作文和给学生壁报题词的各种机会,传播革命思想。1946年秋到重庆南开中学任教后,更加憎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护共产党的正确主张。1949年5月因参加重庆“四一”争温饱、争生存的学生运动被国民党逮捕,先后拘押于石灰市、新世界看守所,1949年11月29日殉难于歌乐山松林坡,时年三十岁。(摘自《红岩人物档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管部提供)

韦延鸿,男,重庆南川人,1920年出生。中共党员。父亲韦稚吕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为人正直,历任南川县私立平儿院院长、道南中学校长、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副主席等职。父亲的治学为人,给少年的延鸿树立了楷模。1935年,韦延鸿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重庆市中(现重庆市一中)。1942年,韦延鸿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师范大学”数学系。1945年11月,韦延鸿报名参加了“知识青年远征军”,被编入远征军教导第三团。1946年,他又回到中央大学数学系,完成未竟的学业。1947年韦延鸿大学毕业,荣获学士学位。经南开中学国语教师韦廷光介绍,到南开中学教书。1948年,韦延鸿在南开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领导校内的学生运动。因参加重庆“四·二一”争温饱、争生存的学生运动,于1949年6月被捕,关押于新世界看守所。韦延鸿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拒绝在所谓“自白书”上签字。同年11月29日殉难于歌乐山松林坡,时年二十九岁。(摘自《红岩人物档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文管部提供)


编辑:李凰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