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本土人才“归巢”
作者:吴时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15 17:24:21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本土人才更是重要力量。本土人才与其他人才相比,具有更深厚的乡土情怀,是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回报乡村的最大潜在人群。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紧紧抓住本土人才“关键变量”,积极引导他们回归家乡、服务家乡、与家乡共发展,走好乡村本土人才“归巢之路”。
“深挖”摸清底数。底数清才能情况明,情况明才能发力准。要摸清本土人才存量,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成员以及其他党员骨干等力量,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翻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本乡镇、本村在外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科学技术人才、创业者、企业家等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应统尽统”。要建立完善“本土人才库”,依据特长、学历、专业、年龄等分类入库,确保在有需求时可以精准检索定位,迅速找到匹配度高的意向人才并定向争取。要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系统摸底,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紧扣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社会治理等需要,编制人才需求清单和岗位清单,引导各类本土人才按需流动和高效配置。
“广宣”引才返乡。对家乡现状不了解、不知返乡能做什么、缺乏返乡工作的途径……每个想过返乡的“游子”或多或少都有过这些困惑。广泛开展宣传,既能展现求贤若渴的揽才态度,又能为那些“离乡的人”提供一个了解家乡、回归家乡的渠道。要做好线下推介,重点利用好重大节日、毕业季等本土人才集中返乡期,在本地核心商业街、村委会等区域张贴“返乡家书”,举办人才推介会、本土人才联谊、乡村发展论坛等活动,营造浓厚引才氛围;针对特殊人才,还可以点对点上门入户推介。要做好线上宣传,依托政府官网、官微等平台,发布家乡发展情况、人才政策、报名渠道和咨询热线等信息,并认真做好线上人才政策解释、问题答疑等工作。
“厚爱”做实服务。人才既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针对本土人才,仅靠情怀留人还远远不够,还要以岗位留人、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构建起全周期服务机制。要助力本土人才事业发展,对返乡创新创业的,经过系统评估,优先给予技术支持、土地审批、小额信贷等优惠政策;对有志服务乡村、服务乡亲的,引导和鼓励其中的优秀分子,通过正规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或网格员等队伍。总之,要使本土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要在生活上多一些关心照顾,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本土人才机制,经常与他们谈心谈话,帮助解决本土人才交友联谊、子女读书、配偶就业等现实“关键小事”,让本土人才安心发展、顺心工作、舒心生活。
(作者单位:江北区委组织部)
编辑:杨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