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从娥专栏 | 儿时的年味

作者:李从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1-18 15:57:14

不经意间,龙年携着一年的烟火与故事渐隐于岁月幕后。乙巳蛇年昂首挺胸,带着新春的希望与憧憬轻盈而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年味如陈酿在时光的窖藏中愈发醇厚,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萦绕于每一个归家人的心间。回乡四顾心茫然,苍山绿水依旧。好怀念儿时的年,那最美好的带着母亲味道的年,时时浮现在眼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那天,母亲边低吟浅唱着这首儿歌,边督促我和姐姐煮腊八粥。我们边呵呵笑着跟她一块唱,姐姐一边拿锅铲搅动着锅里翻滚的粥。姐姐和我都不爱烧火,烧火的事就成母亲的了。突然,火差点灭了,母亲把头伸进灶膛口吹,“呼呼呼”几口气吹进去,噗的一声一团火苗又把母亲送了出来,锅里又开始“咕嘟咕嘟”了。母亲脸上糊了一块锅墨烟,黑黑的,我和姐笑了,母亲也跟着笑。她念过几年书,教我们背四时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并把每个节气的作用和意义都详细说与我们。什么时候种什么庄稼,什么时候收什么庄稼。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家乡的习俗,家家晚上吃包子,吃过早饭,母亲就张罗着和面发面,剁馅子。父亲从鸡窝挑了一只肥鸡宰杀了。晚上,包子蒸好了,鸡也炖熟了。母亲按照习俗,先敬灶王爷,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四“除尘日”,大清早把家里能搬的东西都搬到屋外,父亲用自制的长长竹扫把扫房屋,角角落落的灰尘连同蜘蛛网一并打扫得干干净净。姐姐和母亲忙着拆洗,我也跟着洗衣服洗被子。母亲对我们说:“这就是辞旧迎新。”

“啥时候把年猪杀了?年前就这几天了。”父亲问母亲。

“把日历拿来我看看。杀猪得挑个好日子。”母亲说。父亲把日历递给母亲。母亲看了看说:“二十六是个好日子,适合杀猪。”

腊月二十八,母亲要写对联,父亲开始折叠红纸,按照春联字数的多少叠好格子齐齐码放在桌上。每年春节,为了省钱母亲都自己写对联。她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一张废纸上练练手。母亲喊我和姐姐帮她按着纸。

母亲开始书写了,小小的堂屋突然就安静了下来。我们都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盯着母亲写。只听着笔尖和红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不多时一副春联写成了: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这是贴在正大门的。”母亲说。接着写第二副:白饭青菜留美味,紫茄红苋有余香。横批:家常便饭。这副贴厨房的。又写了第三副: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百业发达风调雨顺。横批:家业兴隆。这是贴在猪栏里的。

到了除夕这一天,匆匆吃了早饭,全家都开始忙午饭了,洗菜的洗菜,切菜的切菜,煮肉的煮肉,忙得热火朝天。母亲吩咐我和姐姐贴春联、门神。贴完对联我和姐姐的手通红通红的,不知是被冻红的,还是被红纸染红了。

父亲拿一块煮熟的肉正在切。穿开裆裤的弟弟悄悄走过去,抓了一块咯咯笑着就往外跑,父亲扭过头朝他瞪圆了眼睛:“你个小子,等下炒好了吃不行吗?”两个妹妹赶紧追了过去要替父亲“捶”她们的弟弟。三个娃娃闹成一团,我们的母亲看着他们打闹“哈哈”笑着。我和姐姐也跟着她笑。

父亲下厨,红烧肉、清蒸鱼、藕炖排骨、麻辣鸡、青椒鸡蛋……不一会儿端上满满一桌子菜。开始放鞭炮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邻居们接二连三连绵不断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此刻寂静的小山村顿时变得喧闹起来。

除夕夜吃饺子,家家灯火通宵。父亲把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我们围坐一块烤火,守岁,看电视机里的春节联欢晚会,鞭炮声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小时候的年过得真开心。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编辑:别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