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潘玉毅专栏|年是一种执念

作者:潘玉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07 11:46:02

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中国人对年夜饭有一种执念,确切地说,是对过年有一种执念。不管离家多远,不管机票与车票多难买,都要想方设法回到家里去。哪怕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哪怕兜兜转转,需要火车转汽车再转黄包车,哪怕转一次不够要转好几次,还要拎着大包小包走好几里的路,都挡不住他们想回家的心情。

每年临近年末,都不需要人催促,离家的游子就会把回家这件事情提上议程。如果同乡的人在同一座城市打工,则会互相问询、邀约,问对方何时回去,若时间差不多便一起同行。

紧跟着,便有来自远方的问候,或是父母,或是伴侣,或是儿女,随着年关逼近,问得也愈发频繁:“今年什么时候放假啊?回不回家啊?”

等到放假之日,那一声声呼唤化作无穷无尽的原动力,催促着游子行行重行行,走很远的路,去赴一场归途。纵然风尘仆仆,饥肠辘辘,虽折腾,但不觉辛苦,只为归途的那一端也有人在默默等候。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旧时的一个典故。《晋书•张翰传》有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只因想到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美食味道,他连官都不想做了,留下一首大名鼎鼎的《思吴江歌》以明心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从此,朝堂之上少了一位“张大人”,江湖之中多了一个“张季鹰”,中国的文学史里则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今人过年回家的心情与张翰归家的急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春运是一段永远没有终点的旅途。因为它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

归心似箭,翘首以待,春运大潮起,这八个循环呼应的字便从汉语词典里的两个词语变成了现实场景的一种描绘。

记得有一年北方某地大雪封山,得知女儿回家的消息,爸爸妈妈带着几个亲戚开着铲车、提着铲子,连夜铲出一条道来,只为迎接女儿回家。很显然,这种“开道欢迎”的方式远要比“夹道欢迎”来得更加让人难忘,更加刻骨铭心。

为了等待远行之人回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团圆饭,很多时候,家里的年夜饭是热了又凉,凉了又热,同样的操作反反复复。大年夜,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都有一定的寄寓意义,而不分南北的统一操作,则是国人相通的情愫。

编辑:李杜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