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数字化建设能力

作者:​武玉强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08 11:55: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推动国家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任务,是重庆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重庆要锚定时间关键节点,迭代优化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

党员干部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是数字化改革的设计者和推动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数字化能力决定了社会各项工作的高效性和创新性。提升党员干部数字化建设能力,既要重视对技术层面的学习,更要转化思维数字治理。

构建数字化思维模式,打造全球视野和前瞻性能力

当前,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思维,才能把握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全球竞争的核心领域,尤其是在国家间围绕数字技术的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党员干部需跳出单纯的技术应用范畴,将数字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更为宏观的思维方式,将全球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家安全、国际规则制定等融入工作中。通过定期参与国际交流、考察全球先进数字化治理经验,才能培养出站在全球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制定更具战略高度的数字化政策,抢占全球数字化的制高点。

跨界融合,推动数字化与经济社会全方位融合

党员干部的数字化能力不应仅仅局限于政务或治理层面,而应主动探索数字化如何赋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现代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且多维的,单一领域的数字化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党员干部要提升在多领域的协同治理能力,具备跨界思维和跨领域合作的能力。

例如,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党员干部不仅要具备政策制定的能力,还应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与具体产业融合,如何通过数字化提升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党员干部需要具备在社会文化领域推动数字化应用的能力,如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文化传承等。只有通过跨界融合,才能形成数字化的全方位赋能,推动各领域的创新和变革。

强化数字伦理建设,构建安全与责任意识

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数字伦理和数据安全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党员干部不仅要掌握技术和工具,还应强化数字伦理意识。数字治理中的数据隐私、算法公平、信息安全等问题,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重要治理挑战,如何平衡创新与安全、开放与隐私,成为摆在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党员干部在推进数字化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关注数字技术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避免单纯追求技术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与安全风险。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数字伦理框架,将数据治理的法律责任、技术规范和伦理标准纳入数字化工作的全流程,从而确保数字化建设在安全、有序的轨道上推进。

促进科技与制度创新融合,加速国家治理现代化

数字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创新,还需要制度设计的变革和创新。数字技术的发展往往快于制度建设,党员干部需要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超前思考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规范和引导数字技术的应用,解决新技术带来的治理挑战。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数字环境,党员干部应在制度设计中灵活应变,推动形成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治理规则。

党员干部应在制度创新方面具备更高的敏锐度和创造力,探索如何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治理结构,来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与透明度。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新型治理体系,实现政府决策的智能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党员干部只有在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中,才能真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学习机制,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数字素养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党员干部的学习和能力提升也必须具备持续性和前瞻性。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单一阶段的培训和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党员干部应对复杂变化的需求。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必须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学习机制,让党员干部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都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

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机制应包括数字技术、数据治理、数字伦理等多方面内容,并通过灵活的线上线下结合、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式,确保党员干部随时能够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应推动形成“学习型组织”,鼓励党员干部自主学习、交流互鉴,形成全社会共同提升数字素养的良好氛围。

多维度提升,推动数字化治理走向深远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数字化建设能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提升,更是战略思维、跨界融合、制度创新和数字伦理等多维度的深化。党员干部作为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全局观、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数字时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数字化建设能力是推动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任务。党员干部要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通过构建数字化思维模式、跨界融合、强化数字伦理建设、促进科技与制度创新融合、打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学习机制、多维度提升等措施,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数字化建设能力,坚持急用先行,守牢安全底线,加快三级治理中心基本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创新探索AI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标志性成果。通过打造全球视野、强化跨界融合、注重数字伦理、推动制度创新以及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学习机制,党员干部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引领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刘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