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丨以改革精神探索做实基层减负有效路径

作者:李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10 10:51:4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实践中,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级有不同的表现。有干部吐槽,“基层减负年年减年年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苛政猛于虎”,极大地啃食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必须精准发现、靶向纠治。

基层要减负,重在认识,贵在落实。要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减少不必要的点位打造、报表、避免层层加码、层层放大,减少“机关做派”。近年来,个别领导干部热衷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栽盆景、搞造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近播出的反腐大片《反腐为了人民》中,落马官员崔茂虎在担任丽江市委书记期间,为捞取个人“显绩”,拍板决策占耕地、修公园,违法占用耕地790余亩,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困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杜绝“拍脑袋”“一言堂”的决策部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切实为基层排忧解难。

基层要减负,重在精准,贵在方法。减负不是不干事,为基层减负,措施一定要针对性。首先要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构建边界清晰、协同合作、服务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列好上级部门关于基层工作的权责清单、基层单位工作范围清单,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减轻基层“担子”,不让基层部门“责任超载”。要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不能一味指标化、量化,多到基层走一走、问一问,从实际出发推出更多“分类指标”“一地一策”,做到“查得实”“检得准”,减少考核指标和频次,做到“考核有感、过程无感”。考核要科学化,真正用好考核指挥棒的带动作用。

基层要减负,重在可感,贵在坚持。基层减负是“真减”还是“假减”,基层一线干部最有发言权。要探索开展行之有效的评判指标,多听一听基层第一线干部群众的吐槽,从网格员、乡镇一级办事员的难点和痛点中找准出血点,精准施“针”。另外要从细微之处保障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基层工作直面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基层干部面临工作压力和改革考验,有时会“流汗又流泪”“吃力不讨好”。因此,给基层干部合理容错的空间、试错的底气,让他们放下包袱,敢闯、敢干、敢首创。要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开出“健康证明”,就是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基层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服务群众,把改革落到实处。

基层减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要求着眼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少些“一刀切”,多些“硬杠杠”。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纪委)




编辑:陈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