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何志坚专栏|汤圆里的回忆

作者:何志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12 14:05:15

作者简介:何志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散文诗》《五月风》《新民晚报》等报刊,曾获首届“希望杯〞全国文艺作品大赛一等奖。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寓意着家庭团圆和幸福。而对我来说,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代表一份温馨甜蜜的记忆。

小时候,元宵节总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父亲会提前几天开始准备,从选购糯米粉、芝麻、红豆等食材,到亲手揉糯米面团、制作馅料,每一个步骤都凝结着父亲的爱与汗水。

父亲在元宵节前两天晚上就开始准备馅料。他选择的馅料总是简单而经典——红豆沙与黑芝麻。他会提前一晚将红豆煮至软糯,第二天再加入糖和油,将之慢慢地熬成红豆沙。黑芝麻则会被他细细地炒熟,磨成粉末,然后与糖和油混合,搅拌均匀。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父亲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依稀记得父亲包汤圆的过程:先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地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把面搓成宝塔的形状;再从“宝塔”的顶上拽下一块块面团,中间掏个洞,两只手相配合把洞越搞越大,把准备好了的馅料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指慢慢捏,接着把洞口封住;最后把汤圆放在手心上,两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一个圆润饱满的汤圆便诞生了。白嫩的糯米皮儿,包裹着甜蜜的红豆或芝麻馅儿,看着已让人心驰神往。

包好的汤圆会被放入沸水中煮,快煮熟时,再撒上一些桂花和红糖粉。每当这时,整个家里都会弥漫着香甜的气息,让人垂涎欲滴。我会迫不及待地守在锅边,等待着汤圆浮出水面。每当这时,父亲总会轻轻拍一下我的头,笑着说:“小馋猫,等不及了吧?”然后,他会盛出几个汤圆放碗里,放在我面前。素来对美食没有抵抗力的我,赶紧把汤圆往嘴里送,一口嚼下去,那滚烫热辣的馅料便瞬间爆浆,唇齿间瞬间盈满糯米与芝麻、红豆结合的浓香。虽然我被烫得直吐舌头,但那股鲜香甜蜜仿佛让每一寸味蕾都沾染了无比的快乐。看着我那调皮又享受的表情,父亲禁不住乐开了花。

元宵节时,我们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父亲制作的汤圆,感受着家的温馨和幸福。吃着汤圆,那种甜蜜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不仅仅是因为汤圆的香甜软糯,更是因为其中融入了父亲的爱和关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一转眼,父亲已是古稀老人,而不变的是那份把所有都做到极致的深沉的父爱。元宵节来临之际,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父亲包汤圆的情景,那么温暖、温情。如今,虽然商场到处都有现成的冰冻汤圆,买回来直接上锅煮就可以了,但我还是很想念父亲包的汤圆的味道。我想,这就是父爱与家的味道吧——一份永恒不变的情感和记忆。

编辑:邓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