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5年博士后招收简章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2-19 15:54:15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打造最优人才生态,搭建党建全媒体创新平台,打造高层次创新团体,加速市委党建全媒体高质量发展,特面向社会,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收条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经历;
2. 获得博士学位和学历;
3. 年龄一般在四十周岁以下;
4. 原则上具有新闻传播学、哲学、文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科背景;
5. 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并已取得一些较好的研究成果;
6. 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
7. 身体健康。
二、招收人数
根据工作需要,2025年上半年计划招收1人。
三、合作导师
四、相关福利待遇
1. 联合相关合作单位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合适的科研条件;
2. 根据研究课题(项目)实际,提供科研经费补助10—30万元(结合实际,由总编会确定);
3. 在站全职工作期间,每人每月补贴岗位津贴2000元;
4. 以租住方式解决博士后研究人员住房问题,给予住房补贴3.6万元/年;
5. 出站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选择留在杂志社工作,并签订聘用合同后,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住房补贴;
6. 全职引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每年享受2000元的健康体检;
7. 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8. 博士引进待遇为20-30万元/年。市委党建全媒体发展急需的特优人才待遇,面议确定。
上述补贴等经济待遇均包含个人所得税。
五、需提供材料
1. 进站申请(明确表达进站意愿,说明是否能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字以内)。
2. 申请人个人简历。
3. 博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需加盖学位办公室公章);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除提交有关学历学位及其认证材料外,还需提交《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4. 身份证或具有同等效力的证件。
5. 拟报课题的研究计划概要(应包含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计划等,字数不限)。
6. 博士论文以及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
7.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补充提供代表个人学术水平的专著、论文、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材料。
8. 在职人员(含定向委培)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需提供单位同意其全脱产到杂志社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
上述材料均提供电子件或扫描件,并发送至电子邮箱:dddybgs@163.com,邮件主题应命名为:“博士后应聘+姓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
六、招聘流程
本着“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对报名人员的材料进行初审后,采取考核、考试、答辩等形式对拟申请人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综合素质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按有关程序办理网上审核、备案等手续,与杂志社签订聘用合同。
七、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食品城大道35号
咨询电话:023-60350677
联系人:周杨远思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2025年2月8日
编辑:田莉